考槃在澗,碩人之寬。獨寐寤言,永矢弗諼。
考槃在阿(ē),碩人之薖。獨寐寤歌,永矢弗過。
考槃在陸,碩人之軸。獨寐寤宿,永矢弗告。
考槃。兩漢。佚名。 考槃在澗,碩人之寬。獨寐寤言,永矢弗諼??紭勗诎?ē),碩人之薖。獨寐寤歌,永矢弗過??紭勗陉?,碩人之軸。獨寐寤宿,永矢弗告。
筑成木屋山澗間,賢人居住天地寬。獨眠獨醒獨自言,永記快樂不言傳。
筑成木屋山之坡,賢人居如安樂窩。獨眠獨醒獨自歌,絕不走出這山阿。
筑成木屋在高原,賢人在此獨盤桓。獨眠獨醒獨自宿,此中樂趣不能言。
考槃(pán):盤桓之意,指避世隱居。一說指扣盤而歌??迹?,建成。槃,架木為屋。一說“考”是“扣”的假借字;“槃”通“盤”,指盛水的木制器皿。
澗:山間流水的溝。朱熹《詩集傳》:“山夾水曰澗?!?/p>
碩人之寬:隱士寬闊的居處。碩人,大人,美人,賢人。本指形象高大豐滿的人,不僅指形體而言,更主要指人道德高尚。此指隱者。寬,心寬。一說貌美。
獨寤寐言:獨睡,獨醒,獨自言語。指不與人交往。寤,睡醒;寐,睡著。
永:永久。矢:同“誓”。弗諼(xuān):不忘卻。
阿(ē):山阿,大陵,山的曲隅。一說山坡。
薖(kē):“窠”的假借字,貌美,引申為心胸寬大。一說同“窩”。
歌:此處作動詞,歌唱。
永矢弗過:永遠不復(fù)入君之朝。一說永不過問世事。過,過從,過往。
陸:高平之地。一說土丘。
軸:本義為車軸,此處指中心。一說明智,或說進展,或說美好的樣子,或說盤桓不行貌。《列女傳·母儀》:“服重任,行遠道,正直而固者,軸也?!?/p>
弗告:不以此樂告人。一說不哀告、不訴苦。
參考資料:
1、程俊英 蔣見元.詩經(jīng)注析.北京:中華書局,1991:160
2、姜亮夫 等.先秦詩鑒賞辭典.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1998:110-112
3、王秀梅 譯注.詩經(jīng)(上):國風.北京:中華書局,2015:113-114
歷代學(xué)者一般認為此詩為贊美隱士而作?!睹娦颉氛J為這首詩是諷刺衛(wèi)莊公不用賢人的,說:“《考槃》,刺莊公也。不能繼先王之業(yè),使賢者退而窮處?!敝祆洹对娂瘋鳌穭t認為此詩是贊美“賢者隱處澗谷之間”。
參考資料:
1、姜亮夫 等.先秦詩鑒賞辭典.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1998:110-112
2、王秀梅 譯注.詩經(jīng)(上):國風.北京:中華書局,2015:113-114
考槃在阿,碩人之薖。獨寐寤歌,永矢弗過。
這是一首隱士的贊歌。題目就包涵著贊美的意思?!睹珎鳌氛f:“考,成;槃,樂?!敝祆洹对娂瘋鳌芬惛盗嫉恼f明:“考,扣也;盤,器名。蓋扣之以節(jié)歌,如鼓盆拊缶之為樂也。”黃熏《詩解》說:“考槃?wù)撸q考擊其樂以自樂也。”總之,題目定下一個愉悅贊美的感情調(diào)子。
全詩分三章,變化不大,意思連貫。無論這位隱士生活在水湄山間,無論他的言辭行動,都顯示暢快自由的樣子。詩反復(fù)吟詠這些言行形象,用復(fù)沓的方式,增強詩歌的藝術(shù)表現(xiàn)力。
此詩集中描寫兩個內(nèi)容。一個內(nèi)容是隱士形象?!按T人”一詞,本身就帶有身體高大與思想高尚雙重含義。全詩反復(fù)強調(diào)“碩人之寬”“碩人之薖”“碩人之軸”,突出“寬”“薖”“軸”,實際上表示隱士的生活是自由舒暢的,心胸是寬廣高尚的。他遠離濁世,又使?jié)崾谰把觥R虼?,這個隱士雖然隱居山間水際,但仍然是受人們敬重仰羨的社會人。隱士是賢者,處身于窮鄉(xiāng)僻壤。碩人是隱士,是賢者,是有高尚思想寬廣胸襟的偉人,對此詩歌反復(fù)吟詠,詩內(nèi)詩外,都得到表現(xiàn)。詩中描寫的另一個內(nèi)容,是隱居的環(huán)境?!翱紭勗跐尽薄翱紭勗诎ⅰ薄翱紭勗陉憽?,無論在水澗、山丘、高原,都是人群生活較少的地方。隱士之所以叫做隱,當然并不僅僅在于遠離社會生活。雖說前人有“大隱于朝,中隱于市,小隱于野”的說法,在朝廷、市井之中做隱士不是不可以;不過,一般說來,隱士大多數(shù)指遠離人群集中活動的范圍,到山林、水際、海島等較荒僻地方去生活的一批人。隱士也可以說是自愿從社會中自我放逐者。詩歌采用了正面烘托的手法,把隱居的環(huán)境寫得幽靜雅致。山澗、山丘、黃土高坡,都不涉一筆荒蕪、凄涼、冷落,反而成為一個符合隱士所居的幽雅環(huán)境。那么,賢良的隱士在幽雅的環(huán)境中,就如魚得水,散步、歌唱、游賞,自得其樂,舒暢自由。于是,隱居之樂也永遠不能忘卻,更不想離去了。賢人、幽境、愉悅?cè)呦嘟Y(jié)合,強烈地表達出碩人的隱居,是一種高尚而快樂的行為,是應(yīng)該受到社會尊重贊美的。
詩歌每章一韻,使四言一句,四句一章的格式,在整齊中見出變化。全詩以山澗小屋與獨居的人心境對照,木屋雖小,只感覺天地之寬。環(huán)境之美,留戀不出,尤其是一“獨寐寤言”的勾勒,增界全出,在自我的天地之中,獨自一人睡,獨自一人醒,獨一個人說話,早已是恍然忘世,凸現(xiàn)出一個鮮明生動的隱者形象。作筆的簡練,選項取的鏡頭之典型,人物是呼之欲出,境之耐人尋,確有妙處。
安樂窩中吟 其六。宋代。邵雍。 安樂窩中春不虧,山翁出入小車兒。水邊平轉(zhuǎn)綠楊岸,花外就移芳草堤。明快眼看三月景,康強身歷四朝時。鳳凰樓下天津畔,仰面迎風倒載歸。
風云浩渺泛靈槎,三徑歸來菊有花。疏廣宅東天入海,龍且城外水囊沙。
賓筵且復(fù)成娛樂,帝闕終須拜寵嘉。好語黌宮劉博士,休將簡策問生涯。
贈董士勉歸海州并問訊劉貢寓學(xué)正。明代。鄭真。 風云浩渺泛靈槎,三徑歸來菊有花。疏廣宅東天入海,龍且城外水囊沙。賓筵且復(fù)成娛樂,帝闕終須拜寵嘉。好語黌宮劉博士,休將簡策問生涯。
首尾吟 其四十九。宋代。邵雍。 堯夫非是愛吟詩,詩是堯夫會計時。進退云山為主判,陶镕水竹是兼司。鶯花舊管三千首,風月初收二百題。歲暮又須行考課,堯夫非是愛吟詩。
華清池。。聶紺弩。 少女玩過又賜死,居然多情圣天子。長生殿同長恨歌,不及華清一勺水。華清池水今尚溫,書已封建鬼道理。我見華清感更深,中有馬嵬陳玄禮。
入奏行,贈西山檢察使竇侍御。唐代。杜甫。 竇侍御,驥之子,鳳之雛。年未三十忠義俱,骨鯁絕代無。炯如一段清冰出萬壑,置在迎風寒露之玉壺。蔗漿歸廚金碗凍,洗滌煩熱足以寧君軀。政用疏通合典則,戚聯(lián)豪貴耽文儒。兵革未息人未蘇,天子亦念西南隅。吐蕃憑陵氣頗粗,竇氏檢察應(yīng)時須。運糧繩橋壯士喜,斬木火井窮猿呼。八州刺史思一戰(zhàn),三城守邊卻可圖。此行入奏計未小,密奉圣旨恩宜殊。繡衣春當霄漢立,彩服日向庭闈趨。省郎京尹必俯拾,江花未落還成都。江花未落還成都,肯訪浣花老翁無。為君酤酒滿眼酤,與奴白飯馬青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