凱風自南,吹彼棘心。棘心夭夭,母氏劬勞。
凱風自南,吹彼棘薪。母氏圣善,我無令人。
爰有寒泉?在浚之下。有子七人,母氏勞苦。
睍睆黃鳥,載好其音。有子七人,莫慰母心。
國風·邶風·凱風。兩漢。佚名。 凱風自南,吹彼棘心。棘心夭夭,母氏劬勞。凱風自南,吹彼棘薪。母氏圣善,我無令人。爰有寒泉?在浚之下。有子七人,母氏勞苦。睍睆黃鳥,載好其音。有子七人,莫慰母心。
和風煦煦自南方,吹在棗樹嫩芽上。棗樹芽心嫩又壯,母親養(yǎng)兒辛苦忙。
和風煦煦自南方,棗樹成柴風吹長。母親明理又善良,兒子不好不怨娘。
寒泉之水透骨涼,源頭就在浚邑旁。母親養(yǎng)育兒七個,兒子長成累壞娘。
黃雀婉轉在鳴唱,悅耳動聽真嘹亮。母親養(yǎng)育兒七個,難慰母親不應當。
邶(bèi):中國周代諸侯國名,地在今河南省湯陰縣東南。
凱風:和風。一說南風,夏天的風。這里喻母愛。馬瑞辰《毛詩傳箋通釋》“凱之義本為大,故《廣雅》云:‘凱,大也。’秋為斂而主愁,夏為大而主樂,大與樂義正相因。”
棘心:酸棗樹初發(fā)的嫩芽。這里喻子女。棘,落葉灌木,即酸棗。枝上多刺,開黃綠色小花,實小,味酸。心,指纖小尖刺。
夭夭:樹木嫩壯貌。
劬(qú)勞:操勞。劬,辛苦。
棘薪:長到可以當柴燒的酸棗樹。這里比喻子女已長大。
圣善:明理而有美德。
令:善,好。
爰(yuán):何處。一說發(fā)語詞,無義。寒泉:衛(wèi)地水名,冬夏常冷。
浚(xùn):衛(wèi)國地名。
睍(xiàn)睆(huǎn):猶“間關”,鳥兒宛轉的鳴叫聲。一說美麗,好看。黃鳥:黃雀。
載:傳載,載送。
參考資料:
1、王秀梅 譯注.詩經(上):國風.北京:中華書局,2015:61-63
2、姜亮夫 等.先秦詩鑒賞辭典.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1998:63-64
關于《邶風·凱風》的背景,說法不一。《毛詩序》認為是贊美孝子的詩。聞一多認為這是一首“名為慰母,實為諫父”的詩。還有人說這是悼念亡母的詩。現代學者一般認為這是一首兒子歌頌母親并自責的詩。
參考資料:
1、王秀梅 譯注.詩經(上):國風.北京:中華書局,2015:61-63
2、姜亮夫 等.先秦詩鑒賞辭典.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1998:63-64
此詩以凱風吹彼棘心開篇,把母親的撫育比作溫暖的南風,把自己弟兄們小時候比作酸棗樹的嫩芽,“叢生的”小嫩芽之所以能夠健康成長,全是母親大人辛勤哺育的功勞。七個兒子一個一個長大成人(材)了,母親的大恩大德,堪稱圣善,兒子卻是不孝兒,這就是自責自稱,總嫌自己做得還遠遠不夠,與母親的養(yǎng)育之恩相比,還差得很遠很遠,無以為報。
從第三章開始,作者又以寒泉比母,以黃鳥比子,作進一步的自我批評。寒泉也成為母愛的代稱。寒泉在地下流淌,滋養(yǎng)浚人。母親生養(yǎng)弟兄七人,至今還如此勞苦,讓作兒子的如何心安?黃鳥鳴叫得清麗婉轉,尚且如此悅耳動聽,為什么七個兒子卻不能撫慰母親那顆飽受孤苦的心呢?
詩的前二章的前二句都以凱風吹棘心、棘薪,比喻母養(yǎng)七子。凱風是夏天長養(yǎng)萬物的風,用來比喻母親。棘心,酸棗樹初發(fā)芽時心赤,喻兒子初生。棘薪,酸棗樹長到可以當柴燒,比喻兒子已成長。后兩句一方面極言母親撫養(yǎng)兒子的辛勞,另一方面極言兄弟不成材,反躬以自責。詩以平直的語言傳達出孝子婉曲的心意。
詩的后二章寒泉、黃鳥作比興,寒泉在浚邑,水冬夏常冷,宜于夏時,人飲而甘之;而黃鳥清和宛轉,鳴于夏木,人聽而賞之。詩人以此反襯自己兄弟不能安慰母親的心。
詩中各章前二句,凱風、棘樹、寒泉、黃鳥等興象構成有聲有色的夏日景色圖。后二句反覆疊唱的無不是孝子對母親的深情。設喻貼切,用字工穩(wěn)。詩中雖然沒有實寫母親如何辛勞,但母親的形象還是生動地展現出來。
沁園春·一劍西來。。梁羽生。 一劍西來,千巖拱列,魔影縱橫。問明鏡非臺,菩提非樹,境由心起,可得分明?是魔非魔,非魔是魔,要待江湖后世評。且收拾,話英雄兒女,先敘閑情。風雷意氣崢嶸。輕拂了寒霜嫵媚生。嘆佳人絕代,白頭未老,百年一諾,不負心盟。短鋤栽花,長詩佐酒,詩酒年年總憶卿。天山上,看龍蛇筆走,墨潑南溟。
賀新郎 其十一 為檗子壽。清代。龔鼎孳。 貯腹書千卷。更空明、一泓秋水,霧飛云遣。老筆紛披姿媚出,冰灑鐵梅芳泫。高詠遍、蜀箋吳繭。六代江山文酒地,記孝侯、臺畔春陰淺。龍竟臥,蠖羞展。客游不藉縱橫顯。日端居、犀香溫透,墨池摩扁。生受鹿門妻子福,萬態(tài)擾龍馴犬。愛白璧、微瑕全免。相約卜鄰投老去,有青溪、茅屋堪重典。花共插,竹同剪。
九曲之游終于星村二首 其二。近現代。施蟄存。 此水有傲骨,千秋出處艱。左行防陷澤,北注復歸山。白石漱不盡,貞禽去即還。流香莫嫌近,蘭芷老逾慳。
寄王繼學二十韻。元代。楊載。 圣主敷皇極,元臣建上臺。虛心求俊乂,削跡去奸回。拜命超凡品,知君秉大材。淳風隨日播,公道應時開。負鼎資烹飪,操刀貴剸裁。铦鋒行肯綮,異味合鹽梅。廟議常參決,朝班復共陪。艱難須佽助,豁達遠嫌猜。遺佚聞風起,英豪接踵來。經綸非董賈,辭藻亦鄒枚。在野思羅致,盈庭想轂推。既將龍作友,惡假鴆為媒。走也今留此,公乎可念哉。執(zhí)竿猶海上,扶耒即巖隈。自守幽人意,寧虞俗子咍。舊游辭玉府,故事憶金臺。落魄江湖阻,蒼茫歲月催。丹心徒耿介,素發(fā)已毰毸。勿謂交如水,能忘恥及罍。飛黃當駕馭,猶足異駑駘。
東蒙秋日。清代。程云。 九日易為風,凄其遠望同。碧山分雪白,黃葉變霜紅。客夢初聞雁,鄉(xiāng)心久憶菘。祇今將改歲,何以謝東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