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酲薄,夢中毬馬豪如昨。豪如昨。月明橫笛,曉寒吹角。
古來成敗難描摸,而今卻悔當時錯。當時錯,鐵衣猶在,不堪重著。
憶秦娥·春酲薄。宋代。劉克莊。 春酲薄,夢中毬馬豪如昨。豪如昨。月明橫笛,曉寒吹角。古來成敗難描摸,而今卻悔當時錯。當時錯,鐵衣猶在,不堪重著。
春酒微醉之后,進入了夢鄉。在夢中他又在與戰士們快馬飛馳,爭毬為戲;他仿佛又回到了軍營,聽到了明月下悠揚的笛聲和曉寒中嘹亮的號角聲。
古來成敗是難于用言辭描述的,當年如果繼續留在軍中,很難說就沒有建立功勛的希望。
憶秦娥:詞牌名。雙調,共四十六字,有仄韻、平韻兩體。
酲(音chang程):酒醉后神態不清的狀態。
毬馬:貂裘和戰馬,即戰袍和戰馬。
吹角:吹號角。
描摸:即“描摹”。用語言和文字描寫事物的形象。
鐵衣:指盔甲。
重著:重托。
參考資料:
1、林霄選.《唐宋元明清名家詞選》:貴州民族出版社,2005年:第190頁
2、劉懷榮、陳殿、王海燕、張曉明、高志國著.《唐宋元詩詞曲名篇解讀》:濟南出版社,2003年:第203頁
公元1218年(宋寧宗嘉定十一年),劉克莊出參江淮制置使李玨幕府。他到淮東后,提出“抽減極邊戍兵,使屯次邊,以壯根本”,但他的建議沒有被采納。第二年春天,金兵果然乘虛而入,犯安濠,攻滁州,南宋朝野震動。滁州圍解之后,他就退出了幕府。小令所寫的就是這一段生活。
參考資料:
1、劉懷榮、陳殿、王海燕、張曉明、高志國著,,.《唐宋元詩詞曲名篇解讀》:濟南出版社,2003年:第203頁
這首小令,毛晉汲古閣《宋六十名家詞》本《后村別調》中題為《感舊》,它是對詞人年輕時代一段生活的感懷。
公元1218年(宋寧宗嘉定十一年),劉克莊出參江淮制置使李玨幕府。他到淮東后,見維揚(今揚州)兵不滿數千,因而提出“抽減極邊戍兵,使屯次邊,以壯根本”,但他的建議沒有被采納。第二年春天,金兵果然乘虛而入,犯安濠,攻滁州,南宋朝野震動。劉克莊“在幕最久,得謗尤甚”。滁州圍解之后,他就退出了幕府。小令所寫的就是這一段生活。
上片通過記夢引出對當年軍幕生活的懷念。“酲”,意為病酒,即酒醒后神志不清有如患病的感覺。“毬”即球,又稱鞠丸,是古代習武用具,以皮為之,中實以毛,或步或騎,足踏或杖擊而爭之。詞人春酒微醉之后,進入了夢鄉。在夢中他又在與戰士們快馬飛馳,爭毬為戲;他仿佛又回到了軍營,聽到了明月下悠揚的笛聲和曉寒中嘹亮的號角聲。
從“豪如昨”的自述里,大家不難想見詞人當年在軍中的豪邁英姿。正如他在《滿江紅》詞中所寫:“金甲雕戈,記當日轅門初立。磨盾鼻一揮千紙,龍蛇猶濕。鐵馬曉嘶營壁冷,樓船夜渡風濤急。”這里寫的也是當年的軍幕生活,從中可以看出詞人的文才武略,和他殺敵報國、建功立業的豪情。正因為這樣,他對那一段生活才如此懷念,以至心有所感,形諸于夢。
下片因夢而感舊,表現了無限的感慨。古來成敗是難于用言辭描述的,當年詞人如果繼續留在軍中,很難說他就沒有建立功勛的希望。然而他當時卻一氣之下退出了幕府。而今時光流逝,壯志難酬,不免生出“當時錯”的悔恨之情。
“鐵衣猶在,不堪重著。”這種感慨是真切實在的。在上引《滿江紅》詞中,詞人也說:“生怕客談榆塞事,且教兒誦《花間集》。嘆臣之壯也不如人,今何及。”字里行間,流露出功業無成的傷感。
劉克莊一生胸懷大志,盼望著恢復國家統一。他不止一次地表達了這一宏愿:“兩河蕭瑟憔狐兔,問當年祖生去后,有人來否”(《賀新郎·送陳真州子華》),“問長纓何時入手,縛將戎主?未必人間無好漢,誰與寬些尺度!”(《賀新郎·實之三和有憂邊之語走筆答之》),然而詞人自己卻一生坎坷:“嘆年光過盡,功名未立;書生老去,機會方來”(《沁園春·夢孚若》)。南宋王朝也一天天腐朽下去,光復的希望日益渺茫,他只能“凄涼感舊,慷慨生哀”,這是他“卻悔當時錯”的原因,也正是這篇小令的主旨所在。
劉克莊詞,在藝術上豪放雄健,時有直露之病。前人說它壯語足以立懦,雄力足以排奡,又說它“直致近俗,學稼軒而不及者”(張炎《詞源》)。這首小令感情豪邁,在表現手法上也不求曲折,而以平直見長,很能體現出他的詞作的主要特色。但傷于直露,語無余意,下片又全以議論出之,削弱了詞的形象性,這又是它的不足之處。
劉克莊(1187~1269) 南宋詩人、詞人、詩論家。字潛夫,號后村。福建莆田人。宋末文壇領袖,辛派詞人的重要代表,詞風豪邁慷慨。在江湖詩人中年壽最長,官位最高,成就也最大。晚年致力于辭賦創作,提出了許多革新理論。 ...
劉克莊。 劉克莊(1187~1269) 南宋詩人、詞人、詩論家。字潛夫,號后村。福建莆田人。宋末文壇領袖,辛派詞人的重要代表,詞風豪邁慷慨。在江湖詩人中年壽最長,官位最高,成就也最大。晚年致力于辭賦創作,提出了許多革新理論。
麻姑山詩。宋代。呂南公。 朱欄跨略彴,孤絕東山口。不見客忘歸,華標字如斗。軒軒六龍轡,不醉云間酒。何以贈游人,松聲雜鳴溜。
題徐賁眠云軒圖用高季迪韻。。弘歷。 明季能詩家,孰與渤海儔。偶然披此圖,喜復晤青邱。紗幮對快晴,爽風蕩輕裯。胡乃滃勃云,不離幾案頭。妙哉施可堂,眠云意何悠。幼文圖成之,老筆殊難侔。昔讀大全集,曠若乘虛舟。末由涉其籓,如望滄瀛洲。是詩久成誦,叫絕杯屢浮。乃今見手跡,動我逸興幽。由來出倫材,美備原可求。詩情鳥云飛,字法龍空游。適然成三絕,展卷不忍收。曾聞白云亭,高躅傳郭休。亦越浮云詩,閒澹憶蘇州。古人渺其遠,誰能勝一籌。正如彼行云,蹤跡難延留。云留固已佳,與之偕由由。云去亦云得,絕無得失愁。虛堂清晝閒,無夢尋莊周。拈來一賡韻,詎論工與不。惟以紀時日,乾隆丙寅秋。
云山圖二首 其二。明代。王鏊。 天將雨,山出云,平原草樹杳莫分。須臾云吐近山出,遠岫婪酣吞欲入。映空明滅疑有無,先后高低殊戢戢。想當畫史欲畫時,磅礴含章幾回立。忽然紙上玄云翻,雨腳旋來風勢急。至今蔚薈吹不散,白晝高堂空翠濕。雷聲虺虺天冥冥,山前不見行人行。鷓鴣啼斷山雨歇,石橋小瀨湔湔鳴。叢林屋角參差倚,落紅滿庭人未起。憑誰說與顧虎頭,寫置幼輿巖石里。
次韻答幾道 其五。清代。陳寶琛。 有子端應勝買田,葦間待汝共延緣。不須燈下吳江雨,相見論詩動隔年。
壽上人南游。宋代。宋祁。 拂曉镮鳴月,迎寒毳擁霞。眾香摩詰飯,五葉祖師花。托宿林枝俯,分風夕影斜。前期逢晤賞,持對碧云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