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須宗孫侍坐時,愿持壽酒前致詞。
致詞何所擬?愿自邊城始。
邊城貴者李將軍,戰(zhàn)鼓遙疑天上聞。
屯田布錦周千里,牧馬攢花溢萬群。
白云本是喬松伴,來繞青營復飛散。
三聲畫角咽不通,萬里蓬根一時斷。
豐州聞?wù)f似涼州,沙塞清明部落稠。
行客已去依獨戍,主人猶自在高樓。
夢視旌旆何由見,每值清風一回面。
洞里先生那怪遲,人天無路自無期。
砂泉丹井非同味,桂樹榆林不并枝。
吾翁致身殊得計,地仙亦是三千歲。
莫著戎衣期上清,東方曼倩逢人輕。
送餞從叔辭豐州幕歸嵩陽舊居。唐代。盧綸。 白須宗孫侍坐時,愿持壽酒前致詞。致詞何所擬?愿自邊城始。邊城貴者李將軍,戰(zhàn)鼓遙疑天上聞。屯田布錦周千里,牧馬攢花溢萬群。白云本是喬松伴,來繞青營復飛散。三聲畫角咽不通,萬里蓬根一時斷。豐州聞?wù)f似涼州,沙塞清明部落稠。行客已去依獨戍,主人猶自在高樓。夢視旌旆何由見,每值清風一回面。洞里先生那怪遲,人天無路自無期。砂泉丹井非同味,桂樹榆林不并枝。吾翁致身殊得計,地仙亦是三千歲。莫著戎衣期上清,東方曼倩逢人輕。
盧綸(約737-約799),字允言,唐代詩人,大歷十才子之一,漢族,河中蒲(今山西省永濟縣)人。天寶末舉進士,遇亂不第;代宗朝又應舉, 屢試不第。大歷六年,宰相元載舉薦,授閿鄉(xiāng)尉;后由王縉薦為集賢學士,秘書省校書郎,升監(jiān)察御史。出為陜府戶曹、河南密縣令。后元載、王縉獲罪,遭到牽連。德宗朝復為昭應令,又任河中渾瑊元帥府判官,官至檢校戶部郎中。有《盧戶部詩集》。 ...
盧綸。 盧綸(約737-約799),字允言,唐代詩人,大歷十才子之一,漢族,河中蒲(今山西省永濟縣)人。天寶末舉進士,遇亂不第;代宗朝又應舉, 屢試不第。大歷六年,宰相元載舉薦,授閿鄉(xiāng)尉;后由王縉薦為集賢學士,秘書省校書郎,升監(jiān)察御史。出為陜府戶曹、河南密縣令。后元載、王縉獲罪,遭到牽連。德宗朝復為昭應令,又任河中渾瑊元帥府判官,官至檢校戶部郎中。有《盧戶部詩集》。
梁宣王挽詞三首。唐代。宋之問。 貴藩堯母族,外戚漢家親。業(yè)重興王際,功高復辟辰。愛賢唯報國,樂善不防身。今日衣冠送,空傷置醴人。金精何日閉,玉匣此時開。東望連吾子,南瞻近帝臺。地形龜食報,墳土燕銜來。可嘆虞歌夕,紛紛騎吹回。像設(shè)千年在,平生萬事違。彩旌翻葆吹,圭翣奠靈衣。壟日寒無影,郊云凍不飛。君王留此地,駟馬欲何歸。
永州。。姚佳。 零陵人物望中仙,石室兵書物外天。一路花光紅不息,九嶷山色郁相連。瀟湘夜雨憐斑竹,巴蜀春風響杜鵑。翌日紫霞鋪碧水,浯溪行盡綠楊煙。
洛陽道 二。南北朝。徐陵。 洛陽馳道上。春日起塵埃。濯龍望如霧。河橋渡似雷。聞珂知馬蹀。傍幰見甍開。相看不得語。密意眼中來。
送湯倅二首。宋代。虞儔。 別乘詞鋒不費磨,江山得助想經(jīng)過。離情柳色長亭暮,愁緒梅腮細雨多。渭北論文須細與,洛南問業(yè)念如何。有時尺素頻相寄,莫負東來錦鯉波。
次韻云扉講師游南山有懷張外史舊游。明代。袁華。 昔陪張外史,躡云上崔嵬。前登風篁嶺,酌泉蒼蘚堆。后度麥岡重,荒墳際蒿萊。陵谷嗟變遷,覽茲良悲哉。維時莫春初,鳥乳聲喧豗。行循靈石澗,坐覓翻經(jīng)臺。萬竹森玉立,云扉絕纖埃。楊氏椒房親,葬母此山隈。想當全盛日,軒蓋如云來。至今清壑亭,金鋪照莓苔。行觴藉草飲,蔬果雜櫻梅。賴彼二三子,促席相延陪。醉題素壁間,辭翰粲瓊瑰。掩映房山詠,光怪燭九垓。騎鯨上天去,化鶴何年回。二妙不可作,撫卷心孔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