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云少年子,挾彈章臺左。
鞍馬四邊開,突如流星過。
金丸落飛鳥,夜入瓊樓臥。
夷齊是何人,獨守西山餓。
少年子。唐代。李白。 青云少年子,挾彈章臺左。鞍馬四邊開,突如流星過。金丸落飛鳥,夜入瓊樓臥。夷齊是何人,獨守西山餓。
青云富貴兒,挾金彈射獵在章臺下。鞍馬四蹄奔騰,宛如流星掠過。
白天用金丸射落飛鳥,夜晚入瓊樓醉臥。伯夷、叔齊是誰?何必獨守首陽山,挨餓受凍。
少年子:樂府雜曲歌辭名。南朝齊王融、梁吳均皆有此作。
“青云”句:即紈绔子弟。青云,喻官高爵顯。少年子,古稱青年人。
“挾彈”句:言紈绔子弟帶著彈弓在大街上游玩。章臺,漢長安街名。
“鞍馬”句:謂“青云少年”仆從之眾。
瓊樓:華麗精美的住所。
“夷齊”二句:伯夷、叔齊,商代孤竹君的兩個兒子。其父遺命立叔齊為嗣,叔齊讓伯夷,伯夷以父命不受,兩人共逃至周。武王伐紂,伯夷叔齊叩馬而諫。武王滅紂后,二人恥食周粟,逃至首陽山,采薇而食,餓死在首陽山。后成為賢人的典型,常與盜跖相對。
盛唐時期,李白旅游京都,針對當時京城子弟驕縱侈肆、放蕩不羈的生活的現象,于是寫下了這首《少年子》。
前兩句描寫富貴子弟驕縱放蕩,不守德行。他們的仆從也跟著他們不收道德,享盡榮華。從根本上寫出了上層社會的糜爛與繁華。
第三句描寫紈绔子弟早上打獵騎射,晚上可以睡在奢華的床上,享受人家富貴。和最后一句形成鮮明的對比,意味十足。
最后一句描寫伯夷、叔齊二人的悲苦生活。兩者之間形成強烈的對比,更能體現詩人對紈绔子弟的蔑視以及對伯夷二人的欽佩。“獨守”二字寫出了伯夷、叔齊二人和紈绔子弟的差距,也寫出了詩人對當時京城子弟豪奢現象的不屑以及對紈绔子弟的諷刺。從二者之間的對比,可以看出詩人對伯夷二人的欽佩。
此詩以古賢伯夷、叔齊作對比,諷刺紈绔子弟,不守德行,以浮浪游冶為事,享盡榮華。蓋有“鸞鳳伏竄,鴟鸮翱翔”的感慨。詩中描寫貴公子驕縱侈肆、放蕩不羈的生活。生動地描摹少年公子的言行舉止,未直接褒貶,故后人見仁見智,看法不一。
總體描寫了詩人對兩種不同生活下的現象的看法,從詩里可以看出詩人對當時上層生活的諷刺以及對伯夷的欽佩,形象生動地表達出詩人的想法,言簡意賅。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唐朝浪漫主義詩人,被后人譽為“詩仙”。祖籍隴西成紀(待考),出生于西域碎葉城,4歲再隨父遷至劍南道綿州。李白存世詩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傳世。762年病逝,享年61歲。其墓在今安徽當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陸有紀念館。 ...
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唐朝浪漫主義詩人,被后人譽為“詩仙”。祖籍隴西成紀(待考),出生于西域碎葉城,4歲再隨父遷至劍南道綿州。李白存世詩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傳世。762年病逝,享年61歲。其墓在今安徽當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陸有紀念館。
甘露寺多景樓。。劉璟。 南連吳會北維揚,俯瞰江流萬里長。甘露舊從天上落,慶云時傍日邊翔。鶯啼淑景園花媚,龍蟄清秋海氣涼。前代英雄籌策處,至今人事幾興亡。
元夕大風雨。宋代。范成大。 河傾海立夜翻盆,不獨妨燈更損春。凍澀笙簧猶可耐,滴皴梅頰勢須嗔。
送王本一如遼陽。明代。邊貢。 送君無奈別情何,五日生朝客里過。心逐懸旌離漢徼,夢隨春柳渡遼河。重關復嶺狼煙接,暮雨朝云海氣多。應有大篇吟出塞,不須停馬問干戈。
題桃源手卷。宋代。陸文圭。 種柳栽桃總是春,興亡千古一沾巾。只評隱者非仙者,莫悟秦人即亞人。年號記曾題甲子,兒孫肯使識君臣。南陽高士空遐想,不向柴桑去問津。
長山謁范公祠四絕 其三。明代。張吉。 拜相后先公與馬,公多容色馬多憂。若更慶歷為元祐,公亦須憂到死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