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生落南州,分與岷峨疎。
朅來荊江上,所忻近鄉閭。
吾鄉多雋豪,雜遝來舟車。
時從說情話,頗覺中懷舒。
中間識胡公,粹美真璠玙。
心遠氣自靜,話簡意有余。
向來有推轂,入校中秘書。
名場萬夫立,人亟我則徐。
拳拳抱忠愛,百慮才一攄。
白云已在望,思親惜居諸。
乞州枌榆邊,政以便版輿。
同舍挽不住,清風挾歸裾。
觀君進退間,此豈為名譽。
春帆肯小駐,論父良慰予。
愛君秉質高,且復富蓄儲。
任重則道無,原言勿踟躕。
吾州得賢牧,父老想樂胥。
我亦有一廛,徑思歸荷鋤。
子遠使君出守廣漢始獲傾蓋諸官賦詩贈別某廣。宋代。張栻。 地生落南州,分與岷峨疎。朅來荊江上,所忻近鄉閭。吾鄉多雋豪,雜遝來舟車。時從說情話,頗覺中懷舒。中間識胡公,粹美真璠玙。心遠氣自靜,話簡意有余。向來有推轂,入校中秘書。名場萬夫立,人亟我則徐。拳拳抱忠愛,百慮才一攄。白云已在望,思親惜居諸。乞州枌榆邊,政以便版輿。同舍挽不住,清風挾歸裾。觀君進退間,此豈為名譽。春帆肯小駐,論父良慰予。愛君秉質高,且復富蓄儲。任重則道無,原言勿踟躕。吾州得賢牧,父老想樂胥。我亦有一廛,徑思歸荷鋤。
張栻。 張栻是南宋中興名相張浚之子。著名理學家和教育家,湖湘學派集大成者。與朱熹、呂祖謙齊名,時稱“東南三賢”。官至右文殿修撰。著有《南軒集》。
祗事闕下逢李伯承有作。明代。黎民表。 東風吹雪凈芳塵,丹地相逢有故人。寒壓苑墻霞綺散,氣浮宮樹霽華新。中朝綴履多奇士,兩省分曹實近臣。日影漸移封事少,叨從西掖聽陽春。
自贛石舟行數百里山水多可游涉未能申獨往之興記以八絕 其三。明代。黎民表。 棟宇非長物,弦歌有妙思?;穗m委蛻,幼婦獨留碑。
滿江紅。。朱帆。 北望長安,悲華夏,又傾梁柱。百年恨、瀏陽河水,兩番騰怒。壯士斷頭除舊制,英雄振臂開新路。問蒼天,底事喪斯人,天不語。廣場上,旌旗舞。豐碑下,花如炬。但縱觀青史,淚飛成雨。駿馬猶留燕趙骨,坑灰未化秦川土。定不忘、酹酒喚芳魂,民為主。
桃花舖。宋代。范成大。 老蕨漫山鳳尾張,青楓直干如攢槍。山深嵐重鼻酸楚,石惡淖深神慘傷。陰崖風生吹客急,草中枯株似人立。昳晡卓幕先下程,將士黃昏始相及。
感懷冬夜。明代。趙迪。 窮冬天地閉,積雪暗河關。身世隨孤雁,家林隔萬山。江聲回積夢,燈影對愁顏。遙夜心千里,蕭蕭兩鬢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