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夫冥冥不知曉,劫塵流浪如沙掃。
上天宮闕隔青云,九原垅暮空秋草。
神仙有意憐下土,獨取飆車出三島。
張翁陋巷貧且賢,簞餉瓢漿久懷寶。
羽客飛來自何所,蓬蓽相迎笑相勞。
高談妙理妙道本,定是青牛度關老。
仙丹無形有真氣,一視傳靈入凡棗。
聊分七棗遺張翁,一餌云充千歲飽。
張公不食今幾年,齒如兒童顏色好。
我聞神仙本無滓,諸漏皆空體玄道。
姑射神人飲風靈,淮南雞犬依丹灶。
真詮自然本簡易,不在勞形勤補腦。
封山航海漫殫費,葉衣草茹空枯槁。
況乃紛紛五濁世,粒食火化常熱惱。
余苦風塵衰太早,綠發(fā)蒼蒼半玄縞。
青春堂堂暗中去,??钟嗌其炅?。
何當?shù)豆缃铓堼g,相與神游超八表。
張居士歌。宋代。李廌。 凡夫冥冥不知曉,劫塵流浪如沙掃。上天宮闕隔青云,九原垅暮空秋草。神仙有意憐下土,獨取飆車出三島。張翁陋巷貧且賢,簞餉瓢漿久懷寶。羽客飛來自何所,蓬蓽相迎笑相勞。高談妙理妙道本,定是青牛度關老。仙丹無形有真氣,一視傳靈入凡棗。聊分七棗遺張翁,一餌云充千歲飽。張公不食今幾年,齒如兒童顏色好。我聞神仙本無滓,諸漏皆空體玄道。姑射神人飲風靈,淮南雞犬依丹灶。真詮自然本簡易,不在勞形勤補腦。封山航海漫殫費,葉衣草茹空枯槁。況乃紛紛五濁世,粒食火化常熱惱。余苦風塵衰太早,綠發(fā)蒼蒼半玄縞。青春堂堂暗中去,??钟嗌其炅?。何當?shù)豆缃铓堼g,相與神游超八表。
李廌(zhì)(1059-1109) 北宋文學家。字方叔,號德隅齋,又號齊南先生、太華逸民。漢族,華州(今陜西華縣)人。6歲而孤,能發(fā)奮自學。少以文為蘇軾所知,譽之為有“萬人敵”之才。由此成為“蘇門六君子”之一。中年應舉落第,絕意仕進,定居長社(今河南長葛縣),直至去世。文章喜論古今治亂,辨而中理。 ...
李廌。 李廌(zhì)(1059-1109) 北宋文學家。字方叔,號德隅齋,又號齊南先生、太華逸民。漢族,華州(今陜西華縣)人。6歲而孤,能發(fā)奮自學。少以文為蘇軾所知,譽之為有“萬人敵”之才。由此成為“蘇門六君子”之一。中年應舉落第,絕意仕進,定居長社(今河南長葛縣),直至去世。文章喜論古今治亂,辨而中理。
別后與趙元默言懷四首 其二。明代。湛若水。 嘐嘐嗟斷金,悠悠結同心。同心茍不固,膠漆亦未深。杯酒出肺腑,按劍起知音。朝為魚水歡,暮為商與參。同學張陳子,干戈竟相侵。去去請息交,鷗盟蚤當尋。鐘期或未死,吾且囊吾琴。
瞻嶧亭次歐陽圭齋先生韻。明代。謝肅。 黃棟河西一草亭,嶧山相對兩峰青。云浮魯觀無今古,石刻秦文似日星。游子臨流方嘆逝,醉翁行路巳勞形。亦知仁者偏多壽,何必丹丘住福庭。
送人歸田。明代。曹義。 解組歸來雪滿顛,優(yōu)游林壑度馀年。春風繞舍多栽竹,夏日臨池獨看蓮。高興每因清醑適,閑情常對白云眠??蛠黻P款無盤饤,旋釣槎頭縮項鳊。
題荷花書幀。唐代。康有為。 世界偶然留色相,生涯畢竟托清波。明珰翠羽人曾識,碧漠紅塘夢似過。殘月照來裳佩冷,曉風墜后粉痕多。城南詩客頻相問,怊悵朱顏易老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