釋法全(一一一四~一一六九),號無庵,俗姓陳,姑蘇(今江蘇蘇州)人。先從道川出家,后依佛智。初說法于宜黃之臺山,移白楊西華。孝宗隆興元年(一一六三)居虎巖寺,后主湖州道場。乾道五年卒,年五十六。為南岳下十六世,丹霞佛智蓬庵端裕禪師法嗣。《嘉泰普燈錄》卷一九、《五燈會元》卷二○、元至正《昆山郡志》卷五有傳。今錄詩二十首。 ...
釋法全。 釋法全(一一一四~一一六九),號無庵,俗姓陳,姑蘇(今江蘇蘇州)人。先從道川出家,后依佛智。初說法于宜黃之臺山,移白楊西華。孝宗隆興元年(一一六三)居虎巖寺,后主湖州道場。乾道五年卒,年五十六。為南岳下十六世,丹霞佛智蓬庵端裕禪師法嗣。《嘉泰普燈錄》卷一九、《五燈會元》卷二○、元至正《昆山郡志》卷五有傳。今錄詩二十首。
題劉幼云先生潛廬讀書圖。。陳曾壽。 我皇即位初,輔導資賢王。進賢宰相事,首舉講官良。妙選十二輩,劉侯何卬卬。燕坐抱冰翁,獨許侯文章。深心紀綱地,諷議回肝腸。稱嘆不去口,手撫霜髯長。哀哉元祐政,朝露事不常。陰壬遂漸進,群兒攬天綱。張公起抗爭,嘔血去堂堂。啁啾見孤鳳,百憂瘏一吭。處人骨肉間,苦口非激揚。至誠無不動,乍起旋迷盲。我時數周旋,相對憂旁皇。但言臣力竭,無藥回膏肓。天地猝翻覆,流言破斧斨。掩袂出國門,無狀徒自傷。終始義不負,此志日月光。幽幽東海廬,讀書穴匡床。龍潛自成德,天意方微茫。披圖感往事,北望涕浪浪。
鷓鴣天 暮春初夏作。。盧青山。 春雨無家自作吹,春花爛熳碧江湄。林邊草浪翻風腳,溪畔芹容閃石眉。留夕照,緩瓊杯,今生能得幾回迷?菜花新筍挑完后,市上甘茶玉作堆。
汴渠掛帆。宋代。劉攽。 翩翩河中舟,一一西上水。彼船力有馀,我船力無幾。力薄日一舍,力壯日百里。遲速詎幾何,推分故爾耳。今晨東南風,帆席頻輕駛。舳艫密相銜,前后略相似。如將平不平,頗復令人喜。因之念時事,冥寞付天理。
踏莎行 曉陰。近現代。章士釗。 天意微秋,庭陰乍曉。桂林風氣行人早。未須騎馬聽朝雞,叩門卻有吟朋到。幾樹紅英,一窗翠筱。詩心漫逐游絲繞。除愁除夢不求醒,叫醒稍恨鶯兒噪。
上巳宴集懋社十二首 其四。清代。瞿士雅。 酒滿金船花滿枝,年年高會趁花時。鶯啼燕語芳菲節,春水晴山祓禊詞。碧草似煙池似鏡,青梅如豆柳如絲。閑徵雅令窮經史,百罰深杯亦不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