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把虛空一口吞,髑髏瞥轉振乾坤。
破沙盆月兒錄在,玉笛橫吹出海門。
送洪維那。宋代。釋普巖。 知把虛空一口吞,髑髏瞥轉振乾坤。破沙盆月兒錄在,玉笛橫吹出海門。
釋普巖(一一五六~一二二六),字少瞻,號運庵,俗姓杜,四明(今浙江寧波)人。高宗紹興二十六年生。早年落發。初與石鼓夷公謁無用全公等老宿。孝宗淳熙十二年(一一八五),參叩松源崇岳禪師,并從松源遷江陰之光孝、無為之冶父。光宗紹熙元年(一一九○),由松源引居饒之薦福,明之香山、蘇之虎丘、杭之靈隱、報慈,后回鄉居四明運庵。寧宗開禧二年(一二○六),在平江府寶華山受鎮江大圣普照寺請出世。后移住真州報恩光孝寺、安吉州道場山護圣萬壽寺。理宗寶慶二年卒。為南岳下十九世,松源崇岳禪師法嗣。 ...
釋普巖。 釋普巖(一一五六~一二二六),字少瞻,號運庵,俗姓杜,四明(今浙江寧波)人。高宗紹興二十六年生。早年落發。初與石鼓夷公謁無用全公等老宿。孝宗淳熙十二年(一一八五),參叩松源崇岳禪師,并從松源遷江陰之光孝、無為之冶父。光宗紹熙元年(一一九○),由松源引居饒之薦福,明之香山、蘇之虎丘、杭之靈隱、報慈,后回鄉居四明運庵。寧宗開禧二年(一二○六),在平江府寶華山受鎮江大圣普照寺請出世。后移住真州報恩光孝寺、安吉州道場山護圣萬壽寺。理宗寶慶二年卒。為南岳下十九世,松源崇岳禪師法嗣。
海幢寺。。李符清。 城市忽已隔,林泉遂見招。盈盈涉珠江,望眼增迢遙。小艇呼蜑人,駕以木蘭橈。僧雛解好事,為我茶瓜要。入門優曇香,花雨氤氳飄。長林蔽修景,天籟鳴刁調。塔鈴語云何,如聽風過簫。比邱三五輩,宴坐圍松寮。一聞梵唄宣,余聲靜不囂。俄頃鏗華鐘,汩起滄江潮。馮夷跋浪舞,靈怪爭來朝。神魚似銜珠,鮫人或獻綃。所過皆殊境,頓覺心神超。始知青蓮宇,變幻非意料。棲棲塵土中,無乃同鷦鷯。
謁顯應觀崔真君。宋代。魏元若。 磁州惠政澤流長,翊運於今有耿光。金甲護遷馳白馬,絳衣誕圣擁紅羊。久勞宵旰籌中土,為祝英靈監下方。唾手幽燕應默相,彎弧萬里射天狼。
送文潛歸因成一絕奉寄。宋代。呂本中。 水天空闊片帆開,野岸蕭條送騎回。重到張公泊船處,小亭春在鎖青苔。
折桂新亭。宋代。錢聞詩。 面對三江背五峰,一亭屹屹睨其中。蓬萊弱水眼前是,不必思航大海東。
秋日。宋代。張耒。 隕葉鳥不顧,枯莖蟲莫吟。野荒田已獲,江暗夕多陰。夜語聞山雨,無眠聽楚砧。敝裘還補綻,披拂動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