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陰失昏旦,朔吹號枯株。懷君別未久,奄忽歲云徂。
空庭飄微霰,慘澹集饑烏。城郭黯以凄,況復空村居。
空村白日短,寒云暗郊墟。青山不為容,黃葉繞精廬。
遙知松窗下,時披古人書。古人不可見,愿言掇其腴。
誰令事干祿,雕鎪失其初。嗟余亦喪志,與子同厥趨。
豈不懷遠業,均受貧賤驅。朱門富華屋,長途有高車。
寧知饑寒士,一飽不愿馀。棲棲斥鴳翔,豈與鴻鵠俱。
何當長風發,共奪青云衢。
履仁獨留治平寒夜有懷二首 其二。明代。文徵明。 玄陰失昏旦,朔吹號枯株。懷君別未久,奄忽歲云徂。空庭飄微霰,慘澹集饑烏。城郭黯以凄,況復空村居。空村白日短,寒云暗郊墟。青山不為容,黃葉繞精廬。遙知松窗下,時披古人書。古人不可見,愿言掇其腴。誰令事干祿,雕鎪失其初。嗟余亦喪志,與子同厥趨。豈不懷遠業,均受貧賤驅。朱門富華屋,長途有高車。寧知饑寒士,一飽不愿馀。棲棲斥鴳翔,豈與鴻鵠俱。何當長風發,共奪青云衢。
文徵明(1470年11月28日—1559年3月28日),原名壁(或作璧),字徵明。四十二歲起,以字行,更字徵仲。因先世衡山人,故號“衡山居士”,世稱“文衡山”,漢族,長州(今江蘇蘇州)人。明代著名畫家、書法家、文學家。文徵明的書畫造詣極為全面,詩、文、書、畫無一不精,人稱是“四絕”的全才。與沈周共創“吳派”,與沈周、唐伯虎、仇英合稱“明四家”(“吳門四家”)。詩宗白居易、蘇軾,文受業于吳寬,學書于李應禎,學畫于沈周。在詩文上,與祝允明、唐寅、徐禎卿 并稱“吳中四才子”。在畫史上與沈周、唐寅、仇英合稱“吳門四家”。 ...
文徵明。 文徵明(1470年11月28日—1559年3月28日),原名壁(或作璧),字徵明。四十二歲起,以字行,更字徵仲。因先世衡山人,故號“衡山居士”,世稱“文衡山”,漢族,長州(今江蘇蘇州)人。明代著名畫家、書法家、文學家。文徵明的書畫造詣極為全面,詩、文、書、畫無一不精,人稱是“四絕”的全才。與沈周共創“吳派”,與沈周、唐伯虎、仇英合稱“明四家”(“吳門四家”)。詩宗白居易、蘇軾,文受業于吳寬,學書于李應禎,學畫于沈周。在詩文上,與祝允明、唐寅、徐禎卿 并稱“吳中四才子”。在畫史上與沈周、唐寅、仇英合稱“吳門四家”。
為張孟劬五十作。。黃節。 相看百歲到中年,子有文章且更賢。甲歷可從修史得,癸尊能助晉觴妍。北來我為留稱祝,上壽天將與靜便。如此春江復相別,藏波無盡各悠然。
山夜。明代。李夢陽。 孤月上東岫,白鶴激秋淚。涼風振溪壑,林影颯搖泄。山居本深靜,夜氣復澄霽。冥心向千古,眇焉托真契。
送蘇監生復還家。。謝晉。 才辭東觀入成均,又見治裝去謁親。為客情懷如昨日,到京才學勝他人。歸遲莫訝縫衣舊,志遂應當戲綵新。想是今年除夜酒,團欒坐待故園春。
與仲安別后奉寄。宋代。呂本中。 出門送君時,一步再徘徊。雖云非遠別,念與始謀乖。欲求連墻居,故作千里來。君今不我待,欲跨洪溝回。我獨滯一方,后會良未諧。冬初風浪息,蛟龍深蟄雷。其如中原盜,所至尚揚埃。子行莫夷猶,恐致狼虎猜。胡人更遠適,畏死投煙霾。皇天久助順,似不及吾儕。獨以智力免,寧有此理哉。因書寄苦語,亦以謝不才。新春好天色,指望妖氛開。即當候歸艎,取酒尋尊罍。欣然得一笑,便足禳千災。豫章百里遠,可以慰客懷。須君起我病,同上徐孺臺。
病中驚雨起作二首 其二。。盧青山。 衾中起臥兩惶惶,奈汝羈懷不可降。收作夢魂才一點,散于夜色復千方。遙思矮屋空山里,舊有斜窗斷燭光。今夜此光馳萬里,迢迢來照鬢髯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