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英剪剪弄輕黃,百卉凋零見此芳。天意也應憐晚節,秋光端不負重陽。
郊原慘淡風吹日,籬落蕭條夜有霜。輸與陶翁能領略,南山在眼酒盈觴。
詠庭前叢菊。明代。文徵明。 寒英剪剪弄輕黃,百卉凋零見此芳。天意也應憐晚節,秋光端不負重陽。郊原慘淡風吹日,籬落蕭條夜有霜。輸與陶翁能領略,南山在眼酒盈觴。
文徵明(1470年11月28日—1559年3月28日),原名壁(或作璧),字徵明。四十二歲起,以字行,更字徵仲。因先世衡山人,故號“衡山居士”,世稱“文衡山”,漢族,長州(今江蘇蘇州)人。明代著名畫家、書法家、文學家。文徵明的書畫造詣極為全面,詩、文、書、畫無一不精,人稱是“四絕”的全才。與沈周共創“吳派”,與沈周、唐伯虎、仇英合稱“明四家”(“吳門四家”)。詩宗白居易、蘇軾,文受業于吳寬,學書于李應禎,學畫于沈周。在詩文上,與祝允明、唐寅、徐禎卿 并稱“吳中四才子”。在畫史上與沈周、唐寅、仇英合稱“吳門四家”。 ...
文徵明。 文徵明(1470年11月28日—1559年3月28日),原名壁(或作璧),字徵明。四十二歲起,以字行,更字徵仲。因先世衡山人,故號“衡山居士”,世稱“文衡山”,漢族,長州(今江蘇蘇州)人。明代著名畫家、書法家、文學家。文徵明的書畫造詣極為全面,詩、文、書、畫無一不精,人稱是“四絕”的全才。與沈周共創“吳派”,與沈周、唐伯虎、仇英合稱“明四家”(“吳門四家”)。詩宗白居易、蘇軾,文受業于吳寬,學書于李應禎,學畫于沈周。在詩文上,與祝允明、唐寅、徐禎卿 并稱“吳中四才子”。在畫史上與沈周、唐寅、仇英合稱“吳門四家”。
過韓氏莊登小閣 其二。宋代。釋道潛。 玉秀蘭芬好弟昆,時來挾冊視田園。囷場古木千章合,彷佛秦人避世村。
次韻寇司戶春懷。宋代。陳師道。 諱窮懷祿得辭勞,腰折頭低不復高。夢幻更堪追鳥跡,去來何有校牛毛。依違玩世從君好,叱咤生風蓋代豪。聞說妙年心尚在,忍看花絮受風飄。
自題墨竹圖。。金鑒才。 淇園誰植露中枝,影落滄波有所思。江上綸竿高士釣,庭前竹馬小兒騎。到階暮色重重積,穿戶斜光寂寂移。莫道已臨天尺五,瀟湘風雨不勝悲。
除夕喜兒曹皆遠歸。明代。梁蘭。 兒曹遠近俱儒仕,一在筠州一閬州。兩地行程非可約,片時歸計似同謀。且從除夕嘗家醞,莫問新年買客舟。代際唐虞各努力,老夫白首自無憂。
和蕭參議游岳麓八絕 其五。宋代。王炎。 清風峽里水清泠,不但琮琤可靜聽。秋桂秋蘭在深谷,更堪鼻觀挹幽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