壟上有良田,山中有茅廬。良田供歲計,茅廬足安居。
朝出事耕作,暮歸讀詩書。涼濯茂樹陰,飯罩清溪魚。
秋高納禾稼,霜寒采薪樗。三時力頗勞,卒歲心還舒。
田廬固荒陋,父祖遺業余。世守知幾年,承傳今在予。
追念先人艱,豈易成菑畬。雖云一方土,重若瓊瑤琚。
我今享厚獲,詎敢忘當初。地偏夢寐熟,志靜思慮虛。
明月至皎皎,清風亦徐徐。鵝鴨惱比鄰,桑麻遍村墟。
舊谷歲屢陳,新酒時常釃。劵許貧嫗貸,飲召鄰翁俱。
迂懶自成癖,禮法誰嫌疏。有心務本業,無意干名譽。
韋布幸粗安,矧敢懷軒車。穢矣郭霸糞,哀哉范增疽。
長歌畎畝中,此樂當何如。
田家作。明代。鄭文康。 壟上有良田,山中有茅廬。良田供歲計,茅廬足安居。朝出事耕作,暮歸讀詩書。涼濯茂樹陰,飯罩清溪魚。秋高納禾稼,霜寒采薪樗。三時力頗勞,卒歲心還舒。田廬固荒陋,父祖遺業余。世守知幾年,承傳今在予。追念先人艱,豈易成菑畬。雖云一方土,重若瓊瑤琚。我今享厚獲,詎敢忘當初。地偏夢寐熟,志靜思慮虛。明月至皎皎,清風亦徐徐。鵝鴨惱比鄰,桑麻遍村墟。舊谷歲屢陳,新酒時常釃。劵許貧嫗貸,飲召鄰翁俱。迂懶自成癖,禮法誰嫌疏。有心務本業,無意干名譽。韋布幸粗安,矧敢懷軒車。穢矣郭霸糞,哀哉范增疽。長歌畎畝中,此樂當何如。
(1413—1465)蘇州府昆山人,字時乂,號介庵。正統十三年進士。觀政大理寺,尋因疾歸。父母相繼亡故后,絕意仕進,專心經史。好為詩文。有《平橋集》。 ...
鄭文康。 (1413—1465)蘇州府昆山人,字時乂,號介庵。正統十三年進士。觀政大理寺,尋因疾歸。父母相繼亡故后,絕意仕進,專心經史。好為詩文。有《平橋集》。
甲辰元日。宋代。陳紀。 屋角難聲一歲分,起搔吟鬢惜芳辰。江山有恨英雄老,天地無私草木春。柏葉又傾新歲酒,梅花同是隔年人。東風著物能多少,寫入清詩句句新。
再次韻十首。宋代。陳造。 曲巷才人跡,泥涂沒屐深。未妨沖雨到,要伴掉頭吟。大巧專亭毒,何時掃疹淫。濁醪君莫厭,排悶勉孤斟。
初七日丁丑長至前喜晴。元代。方回。 樓南紅氣滿霜天,新霽湖山曉色妍。七日喜逢長至日,百年慚到古稀年。故園卷餅思新菜,凍井澆梅出暖泉。誰信少陵夔府后,肯吟六琯五紋篇。
次韻答幾道 其五。清代。陳寶琛。 有子端應勝買田,葦間待汝共延緣。不須燈下吳江雨,相見論詩動隔年。
淮安忠武王箭歌題垂虹橋亭。元代。王逢。 淮王昔下江南城,萬灶兵擁雙霓旌。錦裘繡帽白玉帶,金戈鐵馬紅鞶纓。皂雕羽箭三十六,一一插向鯊魚箙。鹿麛晝號猿抱木,王師所過全生育。彤弓親授圣天子,弓影射入東吳水。水波恍浸銅柱標,仰見浮屠半霄起。王當是時戢武功,指顧草樹生春風。宋家降璽朝暮得,思罷貫革垂無窮。浮屠上層龍所宮,寶盤細碧蓮花同。弦張滿月報騶發,忽露半笴薌云中。鐃歌啁轟鼓笳競,父老頓足歡聲應。泗州使返睢陽亡,漢關將入天山定。兩賢成敗關衰盛,雄材逸氣王誰并。我浮扁舟五湖興,載拜何由重安靖,猛士經過合深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