鴻鵠高飛,一舉千里。
譯文:天鵝飛向天空,一下能飛數(shù)千里(高)。
注釋:鴻鵠:天鵝。《管子·戒》:“今夫鴻鵠,春北而秋南,而不失其時。”《史記·陳涉世家》:“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
羽翮已就,橫絕四海。
譯文:羽翼已經(jīng)豐滿了,可以四海翱翔。
注釋:翮:“鬲”本指空足陶器,引申指“空心”。“翮”的本意是“羽毛中間的空心硬管”,詩中指羽毛。《荀子·王制》:南海則有羽翮齒革。
橫絕四海,當(dāng)可奈何?
譯文:可以四海翱翔后,(你)能將它怎么樣?
雖有矰繳,尚安所施?
譯文:即使擁有利箭,又能把它怎么樣?
注釋:矰:“曾”意為“重復(fù)利用的”、“二手的”。“矰”的本義是“因拴著絲繩而能收回再次利用的箭”。繳:“敫”意為“從一點擴散到廣闊空間”。“矰繳”在詩指“獵取飛鳥的射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