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與歌眉斂,波同醉眼流。游人都上十三樓。不羨竹西歌吹、古揚州。
譯文:山色與歌女黛眉濃聚一樣綠,碧波就像人的朦朧醉眼一樣流。人們都愛登上十三樓,不再羨慕竹西歌吹的古揚州。
注釋:游人:指游玩的人。出自蘇軾《泛舟城南會者五人分韻賦詩得人皆苦炎字》:橋上游人夜未厭,共依水檻立風檐。十三樓:宋代杭州名勝。竹西:揚州亭名。本句意謂杭州十三樓歌唱奏樂繁華,不必再羨慕前代揚州的竹西了。揚州:淮河以南、長江流域東南地區,《周禮》稱東南曰揚州。
菰黍連昌歜,瓊彝倒玉舟。誰家水調唱歌頭。聲繞碧山飛去、晚云留。
譯文:菰米軟糕菖蒲菜,玉壺向玉杯傾倒著美酒。不知誰家唱起水調歌頭,歌聲繞著青山飛去晚云又將它挽留。
注釋:菰黍:指粽子。菰,本指茭白,此指裹棕的菰葉。昌歜:宋時以菖蒲嫩莖切碎加鹽以佐餐,名昌歇。瓊彝:玉制的盛酒器皿。玉舟:玉制的酒杯。水調唱歌頭:即唱水調歌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