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羞作無情死,感激東風。吹落嬌紅,飛入閑窗伴懊儂。
譯文:桃花并非無情地死去,在這春闌花殘之際,艷麗的桃花被東風吹落,飛入窗欞,陪伴著傷情的人共度殘留的春光。
注釋:采桑子:《百名家詞鈔》作“羅敷媚”。嬌紅:嫩紅,鮮艷的紅色。這里指花。懊儂:煩悶。這里指煩悶的人。
誰憐辛苦東陽瘦,也為春慵。不及芙蓉,一片幽情冷處濃。
譯文:有誰來憐惜我這像沈約般飄零殆盡、日漸消瘦的身影,為春殘而懊惱,感到慵懶無聊。雖比不上芙蓉花,但它的一片幽香在清冷處卻顯得更加濃重。
注釋:東陽:指南朝梁沈約。因其曾為東陽太守,故稱。唐朝初期,著名的史學家姚思廉和他的父親姚察在所著史籍《梁書·沈約傳》中,高度贊譽了他的人品和文品,評價他“高才博洽、一代英偉。”姚思廉在《梁書·沈約傳》中記載:“沈約,永明末出守東陽……百日數旬革帶常應移孔,以手握臂率計月小半分。”沈約操勞過度,日漸消瘦后,被世人以“東陽銷瘦”、“東陽瘦體”稱之。春慵:春天的懶散情緒。芙蓉:荷花,或以為指芙蓉鏡。段成式《酉陽雜俎續集》:“相國李公下第游蜀,遇一老嫗。言:郎君明年芙蓉鏡下及第。明年,果然狀頭及第。”幽情:《草堂嗣響》作“幽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