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fieldset id="m4sos"><tbody id="m4sos"></tbody></fieldset><fieldset id="m4sos"><tr id="m4sos"></tr></fieldset>
    <samp id="m4sos"></samp>
  • <bdo id="m4sos"><pre id="m4sos"></pre></bdo>
  • <center id="m4sos"></center>

    詩人

    朝代:

    李清照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號易安居士,漢族,山東省濟(jì)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詞人,婉約詞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稱。所作詞,前期多寫其悠閑生活,后期多悲嘆身世,情調(diào)感傷。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徑,語言清麗。論詞強(qiáng)調(diào)協(xié)律,崇尚典雅,提出詞“別是一家”之說,反對以作詩文之法作詞。能詩,留存不多,部分篇章感時(shí)詠史,情辭慷慨,與其詞風(fēng)不同。有《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詞》,已散佚。后人有《漱玉詞》輯本。今有《李清照集校注》。 ...

    [!--writer--]朗讀
    ()

    司馬光

    司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字君實(shí),號迂叟,陜州夏縣(今山西夏縣)涑水鄉(xiāng)人,《宋史》,《辭海》等明確記載,世稱涑水先生。生于河南省信陽市光山縣。北宋史學(xué)家、文學(xué)家。歷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贈(zèng)太師、溫國公,謚文正,主持編纂了中國歷史上第一部編年體通史《資治通鑒》,為人溫良謙恭、剛正不阿,其人格堪稱儒學(xué)教化下的典范,歷來受人景仰。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有史學(xué)巨著《資治通鑒》、《溫國文正司馬公文集》、《稽古錄》、《涑水記聞》、《潛虛》等。 ...

    [!--writer--]朗讀
    ()

    蘇轍

    蘇轍(1039—1112年),字子由,漢族,眉州眉山(今屬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與其兄蘇軾同登進(jìn)士科。神宗朝,為制置三司條例司屬官。因反對王安石變法,出為河南推官。哲宗時(shí),召為秘書省校書郎。元祐元年為右司諫,歷官御史中丞、尚書右丞、門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豐諸臣,出知汝州,貶筠州、再謫雷州安置,移循州?;兆诹?,徙永州、岳州復(fù)太中大夫,又降居許州,致仕。自號潁濱遺老。卒,謚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與父洵、兄軾齊名,合稱三蘇。 ...

    [!--writer--]朗讀
    ()

    李東陽

    李東陽(1447年-1516年),字賓之,號西涯,謚文正,明朝中葉重臣,文學(xué)家,書法家,茶陵詩派的核心人物。湖廣長沙府茶陵州(今湖南茶陵)人,寄籍京師(今北京市)。天順八年進(jìn)士,授編修,累遷侍講學(xué)士,充東宮講官,弘治八年以禮部侍郎兼文淵閣大學(xué)士,直內(nèi)閣,預(yù)機(jī)務(wù)。立朝五十年,柄國十八載,清節(jié)不渝。文章典雅流麗,工篆隸書。有《懷麓堂集》、《懷麓堂詩話》、《燕對錄》。 ...

    [!--writer--]朗讀
    ()

    陳仁德

    陳仁德,筆名虞廷。古典詩人,現(xiàn)代作家。目前,陳仁德是中華詩詞學(xué)會(huì)理事、重慶市詩詞學(xué)會(huì)副會(huì)長、重慶市楹聯(lián)學(xué)會(huì)副會(huì)長,曾任《三峽都市報(bào)》、《重慶商報(bào)》、《重慶青年報(bào)》、《肝博士》等多家報(bào)刊的記者、編輯、主編職務(wù)。 ...

    [!--writer--]朗讀
    ()

    章士釗

    章士釗(1881-1973),字行嚴(yán),筆名黃中黃、青桐、秋桐,1881年3月20日生于湖南省善化縣(今長沙市)。曾任中華民國北洋政府段祺瑞政府司法總長兼教育總長,中華民國國民政府國民參政會(huì)參政員,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人大常委會(huì)委員,全國政協(xié)常委,中央文史研究館館長。清末任上海《蘇報(bào)》主筆。1911年后,曾任同濟(jì)大學(xué)教授,北京大學(xué)教授,北京農(nóng)業(yè)學(xué)校校長,廣東軍政府秘書長,南北議和南方代表。新中國成立后為著名民主人士、學(xué)者、作家、教育家和政治活動(dòng)家。曾任中央文史研究館副館長、第二任館長,第二、三屆全國政協(xié)常委,第三屆全國人大常委。 ...

    [!--writer--]朗讀
    ()

    陳三立

    陳三立(1853年10月23日-1937年9月14日),字伯嚴(yán),號散原,江西義寧(今修水)人,近代同光體詩派重要代表人物。陳三立出身名門世家,為晚清維新派名臣陳寶箴長子,國學(xué)大師、歷史學(xué)家陳寅恪、著名畫家陳衡恪之父。與譚延闿、譚嗣同并稱“湖湘三公子”;與譚嗣同、徐仁鑄、陶菊存并稱“維新四公子”,有“中國最后一位傳統(tǒng)詩人”之譽(yù)。1937年發(fā)生“盧溝橋事變”后北平、天津相繼淪陷,日軍欲招致陳三立,陳三立為表明立場絕食五日,不幸憂憤而死,享年85歲。陳三立生前曾刊行《散原精舍詩》及其《續(xù)集》、《別集》,死后有《散原精舍文集》十七卷出版。 ...

    [!--writer--]朗讀
    ()

    劉蒼

    (?—83)東漢宗室。光武帝子。母陰后。建武十七年封東平王。少好經(jīng)書。明帝即位,拜驃騎將軍,位在三公之上。曾上奏諫明帝勿春獵妨農(nóng)事。帝從之。后自以至親輔政,聲望日重,意不自安,乞退就國。章帝即位,蒼受尊重恩禮,逾于前世,諸王莫與為比。朝廷每有疑政,輒遣使咨詢,蒼悉心以對,多被采納。卒謚憲。 ...

    [!--writer--]朗讀
    ()

    甄宓

    文昭甄皇后(183年1月26日-221年8月4日),名不明,又稱甄夫人。中山無極(今河北省無極縣)人,上蔡令甄逸之女。魏文帝曹丕的正室,魏明帝曹叡之生母。曹叡即位后追尊甄氏為文昭皇后。 ...

    [!--writer--]朗讀
    ()

    戴圣

    戴圣(生卒年不詳),字次君,祖籍梁國甾縣(今河南省商丘市民權(quán)縣),出生于梁國睢陽(今河南省商丘市睢陽區(qū))。西漢時(shí)期官員、學(xué)者、禮學(xué)家、漢代今文經(jīng)學(xué)的開創(chuàng)者。后世稱其為“小戴”。戴圣與叔父戴德曾跟隨后蒼學(xué)《禮》,兩人被后人合稱為“大小戴”。漢宣帝時(shí),戴圣以博士參與石渠閣論議,官至九江太守。著作有《禮記》,即《小戴禮記》傳為圣編?!稘h書》記載成書于漢建初七年(80年)。咸淳三年(1267年),宋度宗趙禥以其籍貫地詔封戴圣為“考城伯”。 ...

    [!--writer--]朗讀
    ()

    鐘離權(quán)

    鐘離權(quán)姓鐘離,生卒年約(公元168.農(nóng)歷7月27日-256)東漢、魏晉時(shí)期人物,漢族民間及道教傳說中的神仙。天下道教主流全真道祖師,名權(quán),字云房,一字寂道,號正陽子,又號和谷子,漢咸陽人。因?yàn)樵蜑闁|漢大將,故又被稱做漢鐘離。亦為道教傳說中的八仙之一。他受鐵拐李點(diǎn)化,上山學(xué)道。下山后又飛劍斬虎,點(diǎn)金濟(jì)眾。最后與兄簡同日上天。度呂純陽而去。元世祖尊其為正陽開悟傳道真君,元武宗又尊為正陽開悟傳道重教帝君,相傳于北宋時(shí)期聚仙會(huì)時(shí)應(yīng)鐵拐李之邀在石筍山列入八仙。二郎壩現(xiàn)今仍有正陽觀、飛仙崖等遺跡。 ...

    [!--writer--]朗讀
    ()

    龐德公

    龐德公,字尚長,荊州襄陽人,東漢末年名士、隱士。龐德公與當(dāng)時(shí)徐庶、司馬徽、諸葛亮、龐統(tǒng)等人交往密切。龐德公曾稱諸葛亮為"臥龍",龐統(tǒng)為"鳳雛",司馬徽為"水鏡",被譽(yù)為知人。對諸葛亮、龐統(tǒng)等人早年影響較大,并得到諸葛亮的敬重。龐德公最后隱居于鹿門山,采藥而終。 ...

    [!--writer--]朗讀
    ()

    劉安

    劉安(前179-前122),西漢皇族,淮南王。漢高祖劉邦之孫,淮南厲王劉長之子。他是西漢的思想家、文學(xué)家,奉漢武帝之命所著《離騷體》是中國最早對屈原及其《離騷》作高度評價(jià)的著作。他曾招賓客方術(shù)之士數(shù)千人,編寫《鴻烈》亦稱《淮南子》。劉安是世界上最早嘗試熱氣球升空的實(shí)踐者,他將雞蛋去汁,以燃燒取熱氣,使蛋殼浮升。同時(shí),劉安也是我國豆腐的創(chuàng)始人。 ...

    [!--writer--]朗讀
    ()

    賈誼

    賈誼(前200~前168),漢族,洛陽(今河南省洛陽市東)人,字太傅。西漢初年著名的政論家、文學(xué)家。18歲即有才名,年輕時(shí)由河南郡守吳公推薦,20余歲被文帝召為博士。不到一年被破格提為太中大夫。但是在23歲時(shí),因遭群臣忌恨,被貶為長沙王的太傅。后被召回長安,為梁懷王太傅。梁懷王墜馬而死后,賈誼深自歉疚,直至33歲憂傷而死。其著作主要有散文和辭賦兩類。散文如《過秦論》、《論積貯疏》、《陳政事疏》等都很有名;辭賦以《吊屈原賦》、《鵩鳥賦》最著名。 ...

    [!--writer--]朗讀
    ()

    曹植

    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國譙(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國曹魏著名文學(xué)家,建安文學(xué)代表人物。魏武帝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之弟,生前曾為陳王,去世后謚號“思”,因此又稱陳思王。后人因他文學(xué)上的造詣而將他與曹操、曹丕合稱為“三曹”,南朝宋文學(xué)家謝靈運(yùn)更有“天下才有一石,曹子建獨(dú)占八斗”的評價(jià)。王士禎嘗論漢魏以來二千年間詩家堪稱“仙才”者,曹植、李白、蘇軾三人耳。 ...

    [!--writer--]朗讀
    ()

    司馬遷

    司馬遷(前145年-不可考),字子長,夏陽(今陜西韓城南)人,一說龍門(今山西河津)人。西漢史學(xué)家、散文家。司馬談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陵敗降之事辯解而受宮刑,后任中書令。發(fā)奮繼續(xù)完成所著史籍,被后世尊稱為史遷、太史公、歷史之父。他以其“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的史識創(chuàng)作了中國第一部紀(jì)傳體通史《史記》(原名《太史公書》)。被公認(rèn)為是中國史書的典范,該書記載了從上古傳說中的黃帝時(shí)期,到漢武帝元狩元年,長達(dá)3000多年的歷史,是“二十五史”之首,被魯迅譽(yù)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 ...

    [!--writer--]朗讀
    ()

    劉徹

    漢武帝劉徹(公元前156年-前87年),西漢的第7位皇帝,杰出的政治家、戰(zhàn)略家、詩人。劉徹開拓漢朝最大版圖,在各個(gè)領(lǐng)域均有建樹,漢武盛世是中國歷史上的三大盛世之一。晚年窮兵黷武,又造成了巫蠱之禍,征和四年劉徹下罪己詔。公元前87年劉徹崩于五柞宮,享年70歲,謚號孝武皇帝,廟號世宗,葬于茂陵。 ...

    [!--writer--]朗讀
    ()

    公羊高

    公羊高,舊題《春秋公羊傳》的作者。戰(zhàn)國時(shí)齊國人。相傳是子夏(卜商)的弟子,治《春秋》,傳于公羊平?!洞呵锕騻鳌纷畛鮾H有口說流傳,西漢景帝時(shí),傳至玄孫公羊壽及齊人胡母生,才“著于竹帛”,流傳于世?!洞呵锕騻鳌?,亦稱《公羊春秋》或《公羊傳》,是今文經(jīng)學(xué)的重要典籍,起于魯隱公元年(前722),終于魯哀公十四年(前481),著重闡釋《春秋》之“微言”、“大義”,史事記載較簡略。 ...

    [!--writer--]朗讀
    ()

    陶淵明

    陶淵明(約365年—427年),字元亮,(又一說名潛,字淵明)號五柳先生,私謚“靖節(jié)”,東晉末期南朝宋初期詩人、文學(xué)家、辭賦家、散文家。漢族,東晉潯陽柴桑人(今江西九江)。曾做過幾年小官,后辭官回家,從此隱居,田園生活是陶淵明詩的主要題材,相關(guān)作品有《飲酒》、《歸園田居》、《桃花源記》、《五柳先生傳》、《歸去來兮辭》等。 ...

    [!--writer--]朗讀
    ()

    何遜

    南朝梁詩人,字仲言,東海郯(今山東省蒼山縣長城鎮(zhèn))人,何承天曾孫,宋員外郎何翼孫,齊太尉中軍參軍何詢子。八歲能詩,弱冠州舉秀才,官至尚書水部郎。詩與陰鏗齊名,世號陰何。文與劉孝綽齊名,世稱何劉。其詩善於寫景,工于煉字。為杜甫所推許,有集八卷,今失傳,明人輯有何水部集一卷。后人稱"何記室"或"何水部"。 ...

    [!--writer--]朗讀
    ()
    久久久久久亚洲精品不卡| av色综合久久天堂av色综合在| 2021久久精品免费观看| 久久av免费天堂小草播放| 色天使久久综合网天天| 青青草原综合久久大伊人导航| 青青国产成人久久91网| 国产产无码乱码精品久久鸭| 国产一久久香蕉国产线看观看| 国产麻豆精品久久一二三|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77777| avtt天堂网久久精品| 国产精品久久精品| 精品99久久aaa一级毛片| 欧美久久亚洲精品|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影院老司 | 熟妇人妻久久中文字幕| 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人人软件| 久久天天躁狠狠躁夜夜avapp|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香蕉| 久久这里只有精品18| 色综合久久中文色婷婷| 久久综合亚洲色HEZYO国产| 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人人网站| 国产亚洲精品美女久久久| 9191精品国产免费久久| 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免免费精品 | 亚洲va中文字幕无码久久不卡| 精品蜜臀久久久久99网站| 国内精品伊人久久久久网站| 国产成人精品综合久久久| 狠狠色婷婷综合天天久久丁香 | 久久无码AV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久久免费看成人影片| 国产69精品久久久久99| 丁香色欲久久久久久综合网| 99久久99久久精品国产| 亚洲精品无码久久久久去q| 久久久久国色AV免费观看| 亚洲av成人无码久久精品| 久久综合九色综合欧美就去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