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fieldset id="m4sos"><tbody id="m4sos"></tbody></fieldset><fieldset id="m4sos"><tr id="m4sos"></tr></fieldset>
    <samp id="m4sos"></samp>
  • <bdo id="m4sos"><pre id="m4sos"></pre></bdo>
  • <center id="m4sos"></center>

    試玉要燒三日滿,辨材須待七年期。

    贈君一法決狐疑,不用鉆龜與祝蓍。

    試玉要燒三日滿,辨材須待七年期。

    周公恐懼流言日,王莽謙恭未篡時。

    向使當初身便死,一生真偽復誰知?

    ()

    譯文

    我送給你一種解決疑問的辦法,這個辦法不需龜甲,蓍草莖來占卜吉兇。

    檢驗玉真假還需要燒滿三天,辨別木材還要等七年以后。

    周公害怕流言蜚語的日子,王莽篡位之前畢恭畢敬。

    假使這人當初就死去了,一生的真假又有誰知道呢?

    注釋

    (1)放言:言論放肆,不受拘束的意思。

    (2)君:您,這里指作者的好友元稹。

    (3)法:辦法,方法。

    (4)決:決定,解決,判定。

    (5)狐疑:狐性多疑,故用狐疑指猶豫不定。

    (6)鉆龜、祝蓍(shī):古人因迷信而占卜的方法,鉆龜殼后看其裂紋占卜吉兇,或拿蓍草的莖占卜吉兇。這里是指求簽問卜。蓍,多年生草本植物,全草可入藥,莖、葉可制香料。

    (7)試:試驗,檢驗。

    (8)辨:辨別,鑒別。

    (9)材:木材,這里指枕木和樟木。

    (10)期:期限。

    (11)篡(cuàn):篡位,臣子奪取君主的權位。

    (12)向使:假如,如果,假使。

    (13)便:就。

    (14)復:又。

    (15)周公:姬旦,周武王弟,成王的叔父。典故:成王年幼為王,周公攝政,管叔等人散布流言,說周公要害成王,于是周公躲避了起來。后來成王發現流言是假的,便迎接周公回來,平定了管叔等人的叛亂。

    (16)王莽(mǎng):漢元帝皇后侄。典故:王莽在篡奪政權之前,為了收攬人心,常以謙恭退讓示人,后來終于篡漢自立,改國號為“新”。

    參考資料:

    1、于非 .中國古代文學作品選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2年 .

    2、李晏 等 .白居易詩選 :北京文化出版社 ,2012年 .

    創作背景

      公元810年(元和五年),元稹被貶為江陵士曹參軍。元稹在江陵期間,寫了五首《放言》詩來表示他的心情。過了五年,白居易被貶為江州司馬。這時元稹聞訊后寫下了充滿深情的詩篇《聞樂天授江州司馬》。白居易在貶官途中,寫下五首《放言》詩來奉和。此詩為第三首。

    參考資料:

    1、于非.中國古代文學作品選: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

      這是一首富有理趣的好詩。它以極通俗的語言說出了一個道理:對人、對事要得到全面的認識,都要經過時間的考驗,從整個歷史去衡量、去判斷,而不能只根據一時一事的現象下結論,否則就會把周公當成篡權者,把王莽當成謙恭的君子了。詩人表示像他自己以及友人元稹這樣受誣陷的人,是經得起時間考驗的,因而應當多加保重,等待“試玉”、“辨材”期滿,自然會澄清事實,辨明事偽。這是用詩的形式對他自身遭遇進行的總結。

      在表現手法上,雖以議論為主,但行文卻極為曲折,富有情味。“贈君一法決狐疑”,詩一開頭就說要告訴人一個決狐疑的方法,而且很鄭重,用了一個“贈”字,強調這個方法的寶貴,說明是經驗之談。這就緊緊抓住了讀者。因在生活中不能做出判斷的事是很多的,大家當然希望知道是怎樣的一種方法。“不用鉆龜與祝蓍”。先說不用什么,而該用什么,卻不徑直說出。這就使詩歌有曲折、有波瀾,對讀者也更有吸引力。詩的第二、三句才把這個方法委婉地介紹出來:“試玉要燒三日滿,辨材須待七年期。”很簡單,要知道事物的真偽優劣只有讓時間去考驗。經過一定時間的觀察比較,事物的本來面目終會呈現出來的。

      以上是從正面說明這個方法的正確性,然后掉轉筆鋒,再從反面說明:“周公恐懼流言日,王莽謙恭未篡時。”如果不用這種方法去識別事物,就往往不能做出準確的判斷。對周公和王莽的評價,就是例子。周公在鋪佐成王的時期,某些人曾經懷疑他有篡權的野心,但歷史證明他對成王一片赤誠,他忠心耿耿是真,說他篡權則是假。王莽在未取代漢朝政權時,假裝謙恭,曾經迷惑了一些人;《漢書》說他“爵位愈尊,節操愈謙”。但歷史證明他的“謙恭”是偽,代漢自立才是他的真面目。“向使當初身便死,一生真偽復誰知?”這是全篇的關鍵句。“決狐疑”的目的是分辨真偽。真偽分清了,狐疑自然就沒有了。如果過早地下結論,不用時間來考驗,就容易為一時表面現象所蒙蔽,不辨真偽,冤屈好人。

      詩的意思極為明確,出語卻曲折委婉。從正面、反面敘說“決狐疑”之“法”,都沒有徑直點破。前者舉出“試玉”、“辨材”兩個例子,后者舉出周公、王莽兩個例子,讓讀者思而得之。這些例子,既是論點,又是論據。寓哲理于形象之中,以具體事物表現普遍規律,小中見大,耐人尋思。其以七言律詩的形式,表達一種深刻的哲理,令讀者思之有理,讀之有味。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樂天,號香山居士,又號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時遷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鄭。是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唐代三大詩人之一。白居易與元稹共同倡導新樂府運動,世稱“元白”,與劉禹錫并稱“劉白”。白居易的詩歌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語言平易通俗,有“詩魔”和“詩王”之稱。官至翰林學士、左贊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陽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長慶集》傳世,代表詩作有《長恨歌》、《賣炭翁》、《琵琶行》等。 ...

    白居易朗讀
    ()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香蕉| 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人人软件| 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 | 亚洲婷婷国产精品电影人久久| 久久国产乱子精品免费女| 久久综合国产乱子伦精品免费| 伊人色综合九久久天天蜜桃| 久久国产成人| 久久精品免费网站网| 久久久久久亚洲精品无码| 久久久青草青青国产亚洲免观| 精品99久久aaa一级毛片| 久久福利片| 日本亚洲色大成网站WWW久久 | 色偷偷888欧美精品久久久| av午夜福利一片免费看久久| 国产亚洲精品自在久久| 精品国产VA久久久久久久冰 | 欧美亚洲国产精品久久蜜芽| 久久99国产精品一区二区| 久久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日韩| 99精品国产在热久久无毒不卡 | 久久精品亚洲AV久久久无码| 无码人妻久久一区二区三区| 九九99精品久久久久久| 久久免费视频6| 久久亚洲私人国产精品| 一本大道加勒比久久综合| 久久精品亚洲福利| 久久综合亚洲色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久精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蜜桃 | 久久久久99精品成人片| 久久人人爽人人爽人人片AV不 | 一本色道久久综合狠狠躁| 91精品国产色综合久久| 久久久久久毛片免费看| 久久综合给合久久国产免费| 久久青青草原亚洲av无码| 久久亚洲AV成人出白浆无码国产| 国产毛片久久久久久国产毛片| 漂亮人妻被中出中文字幕久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