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夏遠林黑,溶溶云動山。
晚川澄眾影,霽色潤層巒。
地靜知秋至,衣輕覺暑闌。
居山非有意,偶托即身安。
山中。宋代。張嵲。 深夏遠林黑,溶溶云動山。晚川澄眾影,霽色潤層巒。地靜知秋至,衣輕覺暑闌。居山非有意,偶托即身安。
張嵲。 張嵲(一○九六--一一四八),字巨山,襄陽(今湖北襄樊)人。徽宗宣和三年(一一二一)上舍中第,調唐州方城尉,改房州司法參軍,辟利州路安撫司干辦公事。
鄭僉判取蘇黃門圖史園囿文章鼓吹之語為韻見。宋代。方岳。 骯臟自山林,伊優自朝市。是耶其非歟,一笑付圖史。紛華勿與戰,深溝閉堅壘。歲月曾幾何,折北俱披靡。問君胡能然,待以不爭耳。北山有微行,聊足屣吾履。未莎者維菊,未棘者維杞。擷之復湘之,寒綠冰人齒。秋聲在樹間,餉我一睡美。誰其驚周公,山鳥亦逝矣。
登景山落霞亭二首 其一。明代。宗臣。 雪后登山落木繁,朱霞猶自出天根。奇峰斷石頻停馬,絕壁枯枝亂掛猿。桂樹千秋懷舊國,浮云何處望中原。蓬萊東去未為遠,吾欲簌風叩日門。
青絞道中。明代。王弘誨。 徑轉疑無路,溪迷別有槎。亂山一鳥道,深樹幾人家。旅食隨田舍,村醪趁野花。輿圖窮島嶼,黎庶遍桑麻。
王淑姑詩。清代。姚燮。 月在中,井水明,匪井水之明,姑之心。今日為王氏姑,明日為李家婦。蔦蘿系喬枝,同心誓相守。金镮雙威甤,母欲奪之。金镮不可斷,姑心不可轉。金镮可斷,井水可濁。姑心不可轉,姑身不可辱。母知有姑,姑知有夫。鴛鴦鎩其羽,安能傍鷗語?生不同室,死或同穴。井水之清,金镮之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