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氏者,某鄉寡婦也。育一兒,晝則疾耕作于田間,夜則紡織于燭下,竟年如是。鄰有貧乏者,劉氏輒以斗升相濟。偶有無衣者,劉氏以己之衣遺之。鄉里咸稱其善。然兒不解,心有憾。母誡之曰:“與人為善,乃為人之本,誰無緩急之事。”母卒三年,劉家大火,屋舍衣物皆盡。鄉鄰紛紛給其衣物,且為之伐木建第,皆念劉氏之情也。時劉兒方悟母之善舉也。
劉氏善舉。兩漢。佚名。 劉氏者,某鄉寡婦也。育一兒,晝則疾耕作于田間,夜則紡織于燭下,竟年如是。鄰有貧乏者,劉氏輒以斗升相濟。偶有無衣者,劉氏以己之衣遺之。鄉里咸稱其善。然兒不解,心有憾。母誡之曰:“與人為善,乃為人之本,誰無緩急之事。”母卒三年,劉家大火,屋舍衣物皆盡。鄉鄰紛紛給其衣物,且為之伐木建第,皆念劉氏之情也。時劉兒方悟母之善舉也。
(有一個)姓劉的一個人是某一個鄉里的寡婦,養育(有)一個孩子。白天在田間努力耕作,晚上點著蠟燭在織機上紡織,整年都像這樣。鄰居中有窮困的人,劉氏就用糧食救濟他們。偶爾有沒有衣服穿的人,劉氏就把自己的衣服贈送給他們。鄉里的人都稱她善良。然而她孩子不理解,心里有怨言。母親告誡他,說:“和別人相處要善良,是做人的根本,誰沒有緊急的事情呢?”母親(指劉氏)死后三年,劉家遭遇大火,房屋衣物全部被燒光。大家不僅給他衣服,并且為他砍樹建造房屋,這都是懷念劉氏的恩情!這時劉氏的孩子才明白母親的善舉。
者:......的人
晝:白天。
耕:耕種。
竟年:終年,一年到頭。
如:像。
是:代詞,這樣。
貧:貧窮。
輒:就。
相:代“貧困者”。
濟:救助,幫助。
偶:偶爾。
以:把。
遺(wèi):贈送。
之:代詞,代“無衣者”。
憾:怨恨。
咸:皆, 全,都。
稱:稱贊。
然:然而。
誡:告誡。
與:與,偕同之意。
為:做。
善:好,好的,善良的。
臺灣竹枝詞 其三。清代。謝金鑾。 水仙宮外近黃昏,迤北斜看第幾鯤。潮信來特沙鹵白,亂星漁火簇城門。
扈從春際上陵四首 其三。明代。于慎行。 云間神闕九關開,樹杪仙輿萬乘來。霧雨蕭蕭陰輦路,松楸郁郁鎖城臺。摐金大樂空山應,裸玉崇儀列辟陪。聞道龍衣親負土,漢家原廟不勝哀。
初七日丁丑長至前喜晴。元代。方回。 樓南紅氣滿霜天,新霽湖山曉色妍。七日喜逢長至日,百年慚到古稀年。故園卷餅思新菜,凍井澆梅出暖泉。誰信少陵夔府后,肯吟六琯五紋篇。
過吳幼時別業。明代。王醇。 嵐里人家滿,遠棲人外閑。與君坐芳草,隨意望南山。花氣微風際,魚苗新水間。蒼苔見虎跡,未及夕陽還。
贈錢功甫二首 其二。明代。張元凱。 薄宦唯吾拙,諸生爾獨貧。他年文苑傳,今日士林人。蝕字真如蠹,牽衣故作鶉。未須嗟濩落,晚貴最平津。
題謝孝子東緯先生侍疾圖。清代。沈子玖。 人生至性堅金石,忠孝心源磅礴積。謝家奕葉紹箕裘,篤厚流光綿世澤。先生藝苑夙流芳,慶溢蘭陔喜氣長。方幸春暉綿愛日,斑衣舞綵晉霞觴。萱闈翠幔添寒色,愨慎護持盡心力。愿以精誠格彼蒼,香焚午夜愁如織。沈沈臥病幾經秋,湯藥評量未稍休。秋蟀春鹒忙里過,牧羝人落節旄頭。虞山章子工六法,慘淡經營神理洽。好事流傳入禁中,九重丹詔傳來霎。噫吁嘻,年來孝行久沉淪,骨肉相逢等路人。讀公此圖省公意,好垂矩范仰千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