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奇年十六,齊君使治阿。既而君悔之,遣使追。追者反,曰:“子奇必能治阿。"齊君曰:“何以知之。”曰:“共載皆白首也。夫以老者之智,以少者決之,必能治阿矣!”子奇至阿,熔庫兵以作耕器,出倉(cāng)廩以濟(jì)貧窮,阿縣大治。魏聞童子治邑,庫無兵,倉(cāng)無粟,乃起兵擊之。阿人父率子,兄率弟,以私兵戰(zhàn),遂敗魏師。
少年治縣。兩漢。佚名。 子奇年十六,齊君使治阿。既而君悔之,遣使追。追者反,曰:“子奇必能治阿。"齊君曰:“何以知之。”曰:“共載皆白首也。夫以老者之智,以少者決之,必能治阿矣!”子奇至阿,熔庫兵以作耕器,出倉(cāng)廩以濟(jì)貧窮,阿縣大治。魏聞童子治邑,庫無兵,倉(cāng)無粟,乃起兵擊之。阿人父率子,兄率弟,以私兵戰(zhàn),遂敗魏師。
子奇十六歲的時(shí)候,齊國(guó)的國(guó)君派(他)去治理阿縣。不久,齊王反悔了,派人追趕。追趕的人回來說:“子奇一定能夠治理好阿縣的。”齊王問:“你怎么知道的呢?”回答說:“同車的人都是老人,憑借老人的智慧,由年輕人來作最終決定,一定能治理好阿縣啊!”子奇到了阿縣,把兵庫里的兵器鍛造成為耕田的農(nóng)具,打開糧倉(cāng)來救濟(jì)貧窮的人民,阿縣治理得井井有條。魏國(guó)的人聽說小孩子治理阿縣,兵庫里沒有武器,糧倉(cāng)里沒有積糧,于是就起兵攻打(齊國(guó))阿縣。阿縣的人父親帶兒子,哥哥帶弟弟,以自己家的兵器戰(zhàn)斗,于是打敗了魏國(guó)軍隊(duì)。
阿:地名,即今山西阿縣。
治:治理。
反:通“返”,返回。
既而:后來,不久。
遣:派遣。
共載:同車。
白首:老年人。
智:智慧。
夫:句首語氣詞,用以引起下文的議論,無實(shí)義。
決之:決斷政事,決斷事情。
耕器:農(nóng)具 ,器具。
倉(cāng):倉(cāng)庫。
廩:倉(cāng)庫中的糧食。
濟(jì):救濟(jì)。
私兵:私人武器。
倉(cāng)廩:儲(chǔ)藏糧食的倉(cāng)庫。
使:派遣。
兵:兵器。
師:軍隊(duì)。
童子:小孩子,兒童。
使:派遣。
白首:老人。
送文潛歸因成一絕奉寄。宋代。呂本中。 水天空闊片帆開,野岸蕭條送騎回。重到張公泊船處,小亭春在鎖青苔。
園中賞梅。宋代。陸游。 行遍茫茫禹畫州,尋梅到處得閑游。春前春後百回醉,江北江南千里愁。未愛繁枝壓紗帽,最憐亂點(diǎn)糝貉裘。一寒可賀君知否,又得幽香數(shù)日留。
夫人閤端午帖子 其六。唐代。胡宿。 魚龍曼衍夸宮戲,湘虙浮沈衒水嬉。齊上圣皇千萬壽,飄然仙樂在瑤池。
紫騮何處系垂楊,菡萏初分太液長(zhǎng)。十萬紅妝齊衒色,三千彩袖各飛香。
游童戴葉翻歌扇,稚女穿花出畫航。最是夜來添悵絕,湖南一路下新霜。
東陂菡萏盛開即事。明代。胡應(yīng)麟。 紫騮何處系垂楊,菡萏初分太液長(zhǎng)。十萬紅妝齊衒色,三千彩袖各飛香。游童戴葉翻歌扇,稚女穿花出畫航。最是夜來添悵絕,湖南一路下新霜。
游俠篇 其二。魏晉。張華。 秦人不窺兵。趙勝南詛楚。乃與毛遂行。黃歇北適秦。太子還入荊。美哉游俠士。何以尚四卿。我則異于是。好古師老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