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陽樓上日銜窗,影到深潭赤玉幢。
悵望殘春萬般意,滿欞湖水入西江。
岳陽樓。唐代。元稹。 岳陽樓上日銜窗,影到深潭赤玉幢。悵望殘春萬般意,滿欞湖水入西江。
岳陽樓紅日斜照樓窗,在水中的倒影,宛如一座赤玉幢。
寂寞失時地看向那殘春,仿佛有著千頭萬緒難以表達的情意,伴隨著湖水從窗子溢出并流向沒有盡頭的長江。
岳陽樓:中國江南三大樓閣之一,位于湖南岳陽西門城樓上,面臨洞庭湖。相傳三國時吳國大將魯肅曾于此建閱兵樓,唐開元四年(716),中書令張說謫守岳州時,修建此樓。
赤玉幢(chuáng):指岳陽樓在水中的倒影,宛如一座赤玉幢。玉幢猶玉樓,指神仙居處。幢,佛教的柱狀石刻,柱上有盤蓋。洞庭龍女故事
悵望:寂寞失時的想望。
萬般意:千頭萬緒難以表達的情意。萬般,猶言各種況味。
欞(líng):窗格,這里指窗。
西江:這里指長江。
參考資料:
1、全性堯,高章采,汪賢度,倉陽卿,鄧長風,選注. 古詩選讀 上[M].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4.01.第199頁
2、梅重,王濤選注. 歷代山水名勝詩選[M]. 杭州:浙江攝影出版社, 1999.12.第160頁
此詩大約是作者于元和九年(814)往潭州(今湖南長沙)途中所作。當正值元稹接連遭貶,此次至岳陽樓卻是作為潭守的從事侍宴陪游而來,心中頗有失意之慨,因而作此詩。
參考資料:
1、謝永芳編著. 元稹詩全集 匯校匯注匯評[M]. 武漢:崇文書局, 2016.04.第380-381頁
登樓鳥瞰洞庭湖,碧波連天,遙望君山,氣象萬千。此樓歷有興廢,宋滕子京重修后,以范仲淹曾作《岳陽樓記》而名聞遐邇。但是從此詩的立意及《元稹集》中有關篇目的題序看,當年作者的洞庭之行頗有失意之慨。所以此詩即不像其他詩文那樣著意描繪岳陽樓的雄偉壯闊。
首句寫紅日斜照樓窗,這本是人們常見景象。然而詩人用一“銜”字來喚起讀者的聯想,便使得整個境界活躍起來。次句寫樓的倒影:當太陽照射到樓窗上時,樓影落到湖中的赤玉幢上。岳陽樓的倒影映印在洞庭龍君的龍官之上。此句似包含了《柳毅傳》的故事,其作者李朝威恰與元稹同時,說不定這是最早涉及龍女故事的一首詩,其新穎獨到之處,不言而喻。
第三句“悵望殘春萬般意”,點出作者的醉翁之意不在登樓觀景,而在于借以表達他在殘春時節的悵然情懷,既有惜春之嘆,亦有人生失意之嗟。末句“滿欞湖水人西江”,不說通過窗子向外眺望一碧萬頃的洞庭湖水,而是說湖水從窗子溢出并流向沒有盡頭的長江,這樣也就巧妙地融入了詩人的主觀感受。全詩著重渲染景物,只用“悵望”兩字淡淡點出當時的心緒。最后以景結情,把無法排遣的悵惘愁思表達得非常含蓄婉轉。
在寫作上此詩與作者《行宮》詩相類似,雖然只有四句,讀者不覺其短,足見手法之妙。
元稹(779年-831年,或唐代宗大歷十四年至文宗大和五年),字微之,別字威明,唐洛陽人(今河南洛陽)。父元寬,母鄭氏。為北魏宗室鮮卑族拓跋部后裔,是什翼犍之十四世孫。早年和白居易共同提倡“新樂府”。世人常把他和白居易并稱“元白”。 ...
元稹。 元稹(779年-831年,或唐代宗大歷十四年至文宗大和五年),字微之,別字威明,唐洛陽人(今河南洛陽)。父元寬,母鄭氏。為北魏宗室鮮卑族拓跋部后裔,是什翼犍之十四世孫。早年和白居易共同提倡“新樂府”。世人常把他和白居易并稱“元白”。
常愛張儀樓,西山正相當。千峰帶積雪,百里臨城墻。
煙氛掃晴空,草樹映朝光。車馬隘百井,里閈盤二江。
亞相自登壇,時危安此方。威聲振蠻貊,惠化鐘華陽。
陪狄員外早秋登府西樓,因呈院中諸公。唐代。岑參。 常愛張儀樓,西山正相當。千峰帶積雪,百里臨城墻。煙氛掃晴空,草樹映朝光。車馬隘百井,里閈盤二江。亞相自登壇,時危安此方。威聲振蠻貊,惠化鐘華陽。旌節羅廣庭,戈鋋凜秋霜。階下貔虎士,幕中鹓鷺行。今我忽登臨,顧恩不望鄉。知己猶未報,鬢毛颯已蒼。時命難自知,功業豈暫忘。蟬鳴秋城夕,鳥去江天長。兵馬休戰爭,風塵尚蒼茫。誰當共攜手,賴有冬官郎。
偈四首 其四。宋代。釋曇賁。 濃將紅粉傅了面,滿把真珠蓋卻頭。不識佳人真面目,空教人唱小涼州。
掉臂兵叢自在行,歸來依舊一書生。酒邊結客千金盡,帳下翻瀾四座驚。
莫惜華年今冉冉,但期民物各平平。春寒喜孕新桐熟,二月江濤撼霧城。
奉和劉泗英四十六歲生日感懷即步元韻辛巳。近現代。常燕生。 掉臂兵叢自在行,歸來依舊一書生。酒邊結客千金盡,帳下翻瀾四座驚。莫惜華年今冉冉,但期民物各平平。春寒喜孕新桐熟,二月江濤撼霧城。
桃源縣送顏以仁回鼎城。明代。魏觀。 層阿遞流云,繁樹散初旭。之子送我來,我送之子復。既上辰州船,猶聞武陵曲。江空歲云暮,離思泫盈掬。征鴻落寒音,微波汎晴淥。悠悠負芳辰,耿耿企旸谷。臨分致深情,炯若佩瓊玉。人生重天倫,朋友非外屬。渺予尚真率,虛偽悲世俗。采采湘浦蘭,猗猗鼎城竹。行將往從之,一浣延覽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