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陽樓上日銜窗,影到深潭赤玉幢。
悵望殘春萬般意,滿欞湖水入西江。
岳陽樓。唐代。元稹。 岳陽樓上日銜窗,影到深潭赤玉幢。悵望殘春萬般意,滿欞湖水入西江。
岳陽樓紅日斜照樓窗,在水中的倒影,宛如一座赤玉幢。
寂寞失時地看向那殘春,仿佛有著千頭萬緒難以表達的情意,伴隨著湖水從窗子溢出并流向沒有盡頭的長江。
岳陽樓:中國江南三大樓閣之一,位于湖南岳陽西門城樓上,面臨洞庭湖。相傳三國時吳國大將魯肅曾于此建閱兵樓,唐開元四年(716),中書令張說謫守岳州時,修建此樓。
赤玉幢(chuáng):指岳陽樓在水中的倒影,宛如一座赤玉幢。玉幢猶玉樓,指神仙居處。幢,佛教的柱狀石刻,柱上有盤蓋。洞庭龍女故事
悵望:寂寞失時的想望。
萬般意:千頭萬緒難以表達的情意。萬般,猶言各種況味。
欞(líng):窗格,這里指窗。
西江:這里指長江。
參考資料:
1、全性堯,高章采,汪賢度,倉陽卿,鄧長風,選注. 古詩選讀 上[M].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4.01.第199頁
2、梅重,王濤選注. 歷代山水名勝詩選[M]. 杭州:浙江攝影出版社, 1999.12.第160頁
此詩大約是作者于元和九年(814)往潭州(今湖南長沙)途中所作。當正值元稹接連遭貶,此次至岳陽樓卻是作為潭守的從事侍宴陪游而來,心中頗有失意之慨,因而作此詩。
參考資料:
1、謝永芳編著. 元稹詩全集 匯校匯注匯評[M]. 武漢:崇文書局, 2016.04.第380-381頁
登樓鳥瞰洞庭湖,碧波連天,遙望君山,氣象萬千。此樓歷有興廢,宋滕子京重修后,以范仲淹曾作《岳陽樓記》而名聞遐邇。但是從此詩的立意及《元稹集》中有關篇目的題序看,當年作者的洞庭之行頗有失意之慨。所以此詩即不像其他詩文那樣著意描繪岳陽樓的雄偉壯闊。
首句寫紅日斜照樓窗,這本是人們常見景象。然而詩人用一“銜”字來喚起讀者的聯想,便使得整個境界活躍起來。次句寫樓的倒影:當太陽照射到樓窗上時,樓影落到湖中的赤玉幢上。岳陽樓的倒影映印在洞庭龍君的龍官之上。此句似包含了《柳毅傳》的故事,其作者李朝威恰與元稹同時,說不定這是最早涉及龍女故事的一首詩,其新穎獨到之處,不言而喻。
第三句“悵望殘春萬般意”,點出作者的醉翁之意不在登樓觀景,而在于借以表達他在殘春時節的悵然情懷,既有惜春之嘆,亦有人生失意之嗟。末句“滿欞湖水人西江”,不說通過窗子向外眺望一碧萬頃的洞庭湖水,而是說湖水從窗子溢出并流向沒有盡頭的長江,這樣也就巧妙地融入了詩人的主觀感受。全詩著重渲染景物,只用“悵望”兩字淡淡點出當時的心緒。最后以景結情,把無法排遣的悵惘愁思表達得非常含蓄婉轉。
在寫作上此詩與作者《行宮》詩相類似,雖然只有四句,讀者不覺其短,足見手法之妙。
元稹(779年-831年,或唐代宗大歷十四年至文宗大和五年),字微之,別字威明,唐洛陽人(今河南洛陽)。父元寬,母鄭氏。為北魏宗室鮮卑族拓跋部后裔,是什翼犍之十四世孫。早年和白居易共同提倡“新樂府”。世人常把他和白居易并稱“元白”。 ...
元稹。 元稹(779年-831年,或唐代宗大歷十四年至文宗大和五年),字微之,別字威明,唐洛陽人(今河南洛陽)。父元寬,母鄭氏。為北魏宗室鮮卑族拓跋部后裔,是什翼犍之十四世孫。早年和白居易共同提倡“新樂府”。世人常把他和白居易并稱“元白”。
萱堂積慶,桂苑流芳,于門瑞藹佳氣。正屬仲秋彌月,稱觴對此際。西王母、來人世。擁佩從、盡皆珠翠。彩庭下,爭看藍袍,襯斑斕戲。富貴有誰同,四德躬全,五福由來備。況善斷機遷教,軻親實無異。看看仕無淹滯。即召入、佐君經濟。愿延壽,鸞軸金花,年年加賜。
應天長·萱堂積慶。兩漢。佚名。 萱堂積慶,桂苑流芳,于門瑞藹佳氣。正屬仲秋彌月,稱觴對此際。西王母、來人世。擁佩從、盡皆珠翠。彩庭下,爭看藍袍,襯斑斕戲。富貴有誰同,四德躬全,五福由來備。況善斷機遷教,軻親實無異。看看仕無淹滯。即召入、佐君經濟。愿延壽,鸞軸金花,年年加賜。
寄王蘇州。明代。謝榛。 闔閭城外幾烽煙,非復淮陽臥閣年。坐嘯江山奇策定,仰看星斗壯心懸。石頭云逐東征馬,揚子波回北餉船。亂后不堪吳稅重,行春海上問荒田。
曉發沙城由東山間道薄暮始達宣府。。李時勉。 仆夫促嚴駕,曉發鑾輿先。避彼雞鳴道,迂回由東山。山險歷層疊,路狹經萬盤。下山入地底,登高上云端。俯視蹴飛鳥,仰望捫蒼天。谷崖莽無路,下馬相攀緣。崎嶇幾回轉,猶在數里間。旌旗蔽云日,劍戟森林巒。憩陰摘山果,?壑漱清泉。試看荷戈士,飛走輕飆旋。邊關雖迢遞,大道亦便便。既違澹臺志,驅馳固宜然。悠悠日將夕,始及見平川。未知足力倦,飛騎得前奔。疾風覺后隨,倏忽達軍門。故人喜我至,尊酌且相歡。愿言勵雅操,戮力奉至尊。但愿師奏凱,辛苦馬足論。
御園初夏 其四。。弘歷。 老翁犁把耕新潤,弱婦筐鉤伐遠揚。常在豳風圖畫里,那能辛苦忘農桑。
穆護砂 亂后重游太清宮。。黃公渚。 鼓枻滄溟去。踐山盟、待證鷗鷺。趁禺收浪,海天霞曙。瀛壖清淺如許。一徑處、檀欒青鳳舞。炎景斂、日中無暑。林海蕩、綠云靡極,繞殿腳、泉聲如故。婀娜蓬萊,葳蕤薝葡,十年重到渺愁余。訪煉師羽化,玉徽輟軫,腹痛賞音無。寥落鐘魚琳宇。碧紗籠、壁題塵污。悵蕊珠宮闕,沈沈朱鳥,年時洞天曾住。遁藕空、將身迷處所。生意撫、婆娑庭樹。道場散、饑鴉掠食,兵塵梗、歸雁無書。海印蕪平,寶珠花萎,魂歸絳雪淚應枯。又黃昏、戰艦空灘,角聲吹暮雨。
寓鐘寶潭解館二首 其二。元代。胡天游。 昔我之來柳依依,今我之別山川落葉聲離離。停杯撫劍不能別,此別不飲將何如。長魚橫盤尾如帚,六龍行炙膳夫手。我自長歌子有酒,男兒快意三百杯。何須交臂令心哀,北風吹人歸去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