宰予晝寢,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糞土之墻不可圬也!于予與何誅?”子曰:“始吾于人也,聽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聽其言而觀其行。于予與改是?!薄墩撜Z·公冶長第五》
宰予晝寢。兩漢。佚名。 宰予晝寢,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糞土之墻不可圬也!于予與何誅?”子曰:“始吾于人也,聽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聽其言而觀其行。于予與改是。”——《論語·公冶長第五》
宰予大白天睡覺,孔子說:“腐爛的木頭不可以雕刻。用臟土壘砌的墻面不堪涂抹!對于宰予這樣的人,還有什么好責備的呢?”又說: “起初我對于人,聽了他說的話就相信他的行為;現在我對于人, 聽了他說的話卻還要觀察他的行為。這是由于宰予的事而改變?!?/p>
圬(Wū):指泥工抹墻的工具,也作動詞用,指把墻面抹平。
與:語氣詞,同“歟”,下文“于予與改是”中的“與”同義。
誅:責備。
糞土:腐土、臟土。
是:這(指對人的態度)。
寢:睡覺。
學生宰予大白天睡覺,孔子除了斥責他“朽木不可雕也,糞土之墻不可圬也”之外,還發出了關于認識一個人的感慨。讀遍《論語》,這大概是溫文爾雅的孔圣人最動肝火的一次震怒了?那語氣有點類似今天的老子罵兒子:“你這個不爭氣的東西,老子不說也罷!”
推想起來,宰予這塊“朽木”恐怕不光是大白天睡覺,比如說睡個午覺的問題,很有可能還是在老師的課堂上打瞌睡(夢見周公?)哩。不然的話,以我們今天的生活習慣來看,睡個午覺算什么罪過呢?犯得著孔老先生這么大動肝火嗎?
問題在于,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庇梦覀兊脑拋碚f,就是“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币虼耍桌舷壬侨f萬不會茍同我們關于午睡的觀點的。
如此說來,他的震怒也就不難理解了。
至于說到“聽其言而觀其行”,倒正如儒學大師朱熹在《論語集注》卷三里引胡氏的話所提醒我們的那樣:“圣人怎么會現在才知道聽其言而觀其行呢?也不是真因為宰予就對所有人都抱不信任態度了。不過是以宰予的事情為例教育大家,要求我們多做少說,言行一致罷了?!倍孕枰绱?,是因為在這個世界上的確有那么些人說起比唱起還好聽。這段文字說的正是"言"與"行"的關系。
《論語疏證》中引用《韓非子·顯學篇》曰:澹臺子羽,君子之容也,仲尼幾而取之,與處久而行之不稱其貌。宰予之辭雅而文也,仲尼幾而取之,與處而智不充其辯。故孔子曰:“以容取人乎?失之子羽;以言取人乎?失之宰予?!?/p>
所以,我們不僅要聽他怎樣說,而且還要擦亮眼睛觀察他怎樣做??!
夜寒起坐待旦。宋代。陸游。 惝恍不成寐,攬衣寒夜中。青熒煨芋火,鞺鞳鼓簾風。巷犬聲如豹,山童首似蓬。悠然束書坐,徐待日生東。
欽頌世祖皇帝圣德詩。元代。趙孟頫。 東海西山壯帝居,南船北馬聚皇都。一時人物從天降,萬里車書自古無。秦漢縱強多霸略,晉唐雖美乏雄圖。經天緯地規模遠,代代神孫仰圣謨。
不礙云山。宋代。胡仲弓。 贏得工夫看好山,吟魂飛不到人間,白云本是無心物,才得身高便可攀。
中秋雞鳴寺獨坐。明代。陳履。 疏星淡月秣陵秋,獨客翛然動遠愁。萬里音書懸北雁,孤山風物異南樓。光搖石室涼應透,影落銀河凈欲流。是處旅魂驚不定,清砧遙夜送聲幽。
感懷冬夜。明代。趙迪。 窮冬天地閉,積雪暗河關。身世隨孤雁,家林隔萬山。江聲回積夢,燈影對愁顏。遙夜心千里,蕭蕭兩鬢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