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相憶,無計得傳消息。天上嫦娥人不識,寄書何處覓?
新睡覺來無力,不忍把伊書跡。滿院落花春寂寂,斷腸芳草碧。
謁金門·空相憶。唐代。韋莊。 空相憶,無計得傳消息。天上嫦娥人不識,寄書何處覓?新睡覺來無力,不忍把伊書跡。滿院落花春寂寂,斷腸芳草碧。
人去樓空徒然相憶,沒有辦法再傳消息。天上嫦娥人間不識,欲寄書信何處尋覓?
困倦小睡覺來無力,不忍再看伊人書跡。滿院落花春光清寂,傷心斷腸芳草色碧。
書:信。
覺:醒。
伊:她。書跡:指過去的來信。
無計:沒有辦法。
寄書句:意思是本想請嫦娥代為傳書,但因不相識,而無處尋找她。
這首詞的背景是韋莊有一個資質艷麗、文化修養也很高的寵姬被蜀主王建強行奪去,韋莊追念此人,寫了此詞和小重山。此說法不一定可靠,很可能是為某一個分手以后消息不通的舊時情人而作。
參考資料:
1、顧農,徐俠著 .,花間派詞傳:,吉林人民出版社, 1999 : 151
詩歌史上,真摯、沉痛的悼亡之作甚多,都具有永恒的魅力。生活中一些有某種紀念意義的小物品,就會像一顆小石子投入池溏一樣,在感情的波瀾里激起層層漣漪。這首詞通過一紙昔日情人的舊書信,在詞人的心中蕩起了層層漣漪,從而勾起了無數的回憶。全詞以書信為中介,上片寫讀信后勾起的無數回憶,由此產生了渴望與意中人再傳消息、寄書信的癡情;下片寫思極而睡,醒來不忍再讀伊人舊情書的情緒,并用景色加以陪襯。全詞融紀實、寫景和抒情于一爐,疏中見密又富有生活氣息,脈絡分明,情意真摯,將深切的悼亡之情表達得低回婉轉,余韻裊裊。
這首詞寫一個男子對女子的懷想。上片著重勾畫主人公的心理活動,是直吐衷腸。由回憶而動情,由動情而遐想,再傳達殷切思念的癡情。下片側重于人物形態和景物描寫?!鞍岩習E”是此詞詞眼。
上片著重勾畫了主人公的心理活動。首三句,上句設問,下句作答,句句相聯,環環相扣。首句“空相憶”,平地奇峰突兀而起,是主人公心理活動的基礎。這三個字既籠罩全篇,又包孕無遺。一個“空”字不僅表現了“相憶”數量的以簡代繁,而且寫出了這種“相憶”的深和苦,“空相憶”是情至深處的癡人語。“無計得傳消息”是緊承首句而答,意思是無法傳遞消息。第三句“天上嫦娥人不識”,是寫欲向那位“天上嫦娥”傳達殷切思念的癡情。“嫦娥”形容伊人體貌之美,“天上”;則暗示了伊人已仙去。至此,才看出相憶成空是由于生死相分,幽明相隔。第四句“寄書何處覓”與第二句“無計得傳消息”意思大致相同,顯示了要通款曲情意的執著和真切。向亡人通消息、寄書信,看似無理,實是深情的反應。這最后一句將自己雖欲寄書而無處寄書以至于最終不合瞄書的款款情意,以反問的形式加以表達,更是含蓄曲折,哀婉動人。
下片側重于人物形態和景物描寫,從而傳出了幽深的隱曲心緒。“新睡覺來無力,不忍把伊書跡”兩句以形傳神,將上下片銜接得異常緊密。“新睡”二字暗示出是困倦已極的不由自主的睡?!盁o力”緊應“新睡”,睡醒之后應覺得有力,此言無力,自是傷心人別有懷抱。沈際飛說:“‘把伊書跡’,四字頗秀。”(《草堂詩馀正集》)“伊”字,口吻非常親切?!鞍岩習E”可見伊人兼有才情?!安蝗獭倍指?,正寫出“伊書”的感人至深,宜于表現出傷心人看與不看的矛盾心理?!鞍岩習E”不僅“頗秀”,而且是這首詞通體皆活的詞眼。這句詞語意淡而情深,故沁人心脾?!皾M院落花春寂寂,斷腸芳草碧”兩句別出心意,宕開一筆,以景作結?!皾M院落花春寂寂”是花落人亡的孤寂境。
韋莊。 韋莊(約836年─910年),字端己,杜陵(今中國陜西省西安市附近)人,詩人韋應物的四代孫,唐朝花間派詞人,詞風清麗,有《浣花詞》流傳。曾任前蜀宰相,謚文靖。
題明倫堂。宋代。劉宰。 六樹庭前過屋山,一枝仙桂許高攀。風云有幸逢千載,里社應先庛萬間。
舊吏楊時哲王憲相從久入京時復一至執軸乞詩書往事分題各四首予之 其三。。龐嵩。 木密林中出鳳梧,相年臘味稱提壺。尋幽更著東瓜步,羨爾能從亦壯夫。
過韓氏莊登小閣 其二。宋代。釋道潛。 玉秀蘭芬好弟昆,時來挾冊視田園。囷場古木千章合,彷佛秦人避世村。
次韻堯明如皋道中五首 其五。宋代。呂本中。 侯喜學詩新有聲,坐中忽遇老彌明。故知麥飯與藜藿,不識虞卿醒酒鯖。
過嶺。清代。紀昀。 大雪幕荒榛,凍云壓高樹。沖寒上高嶺,岡巒莽回互。蒼然暝色合,四望疑無路。迂曲得人蹤,一線微通步。仰睇郁嶒崚,俯窺杳煙霧。隔澗見行人,蠕蠕似蟻附。高者木杪懸,卑者草際露。前者僂而援,后者聳而赴。石磴滑屢顛,林風吹欲仆。徒侶遞相呼,十步九回顧。慄然悸心魂,失足愁一誤。側聞定鼎初,狂童此負固?;富咐钗南澹D戰實茲處。仰攻彼尚克,徐行今乃怖。人生才地懸,寧止恒沙數。丈夫志四方,感激酬知遇。仗鉞良未能,叱馭吾其庶。黽勉趣役夫,去去無多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