汝陽使君如孫武,文章絕人喜軍旅。
要知談笑能治兵,戲教紅妝樂營女。
白氈新袍錦臂鞲,條脫掛弓腰白羽。
彩錯旌旗照地明,傍花映柳陳部伍。
須臾觀者如堵墻,彷佛如臨矍相圃。
一人中的萬人呼,絲管呶嘈間鉦鼓。
臂弓上為使君壽,遍及四筵樂具舉。
使君一笑萬眾喜,堂上酒行堂下舞。
錦段銀荷翠玉鈿,意氣揚揚皆自許。
儻令被甲執(zhí)蛇矛,恐可橫行擒贊普。
大勝吳宮申令嚴(yán),兩隊宮娃啼且怖。
闔閭臺上呼罷休,將軍雖賢亦觕鹵。
豈知使君不忘戰(zhàn),聊以戎容娛樽俎。
夕陽卷旗去翩翩,使君要客登畫船。
美人不暇別妝洗,戰(zhàn)士結(jié)束圍華筵。
皆疑征南漢將帥,樓船下瀨方凱還。
軍中不應(yīng)有女子,偏裨校尉何其儇。
使君湖光照樓觀,一碧不辨水與天。
漸看暝色著疏柳,已見白蘋浮暮煙。
銀漢斜橫北斗淡,明月碧玉疏星聯(lián)。
舟人罷唱時弄笛,艇子趁魚行扣舷。
隔浦熒熒見漁火,意中竹籬青旆懸。
雖無荻花與楓葉,全似送客湓江壖。
亟令周娘作新曲,周娘琵琶京洛傳。
不惜千呼與萬喚,便時轉(zhuǎn)軸仍撥弦。
馮夷陽侯或靜聽,穹龜大魚或後先。
且言白傅時落寞,草草會遇仍嫣然。
使君聞名滿臺閣,虎符麃軾聊周旋。
風(fēng)流樂事雖可記,皆過孫白二子前。
會看和戎竟先列,鐵騎百萬臨三邊。
報功女樂賜二八,粉白黛綠皆嬋娟。
青云乞身歸舊里,汾城故地依林泉。
琵琶亭中望汝海,無忘飲中今八仙。
汝州王學(xué)士射弓行。宋代。李廌。 汝陽使君如孫武,文章絕人喜軍旅。要知談笑能治兵,戲教紅妝樂營女。白氈新袍錦臂鞲,條脫掛弓腰白羽。彩錯旌旗照地明,傍花映柳陳部伍。須臾觀者如堵墻,彷佛如臨矍相圃。一人中的萬人呼,絲管呶嘈間鉦鼓。臂弓上為使君壽,遍及四筵樂具舉。使君一笑萬眾喜,堂上酒行堂下舞。錦段銀荷翠玉鈿,意氣揚揚皆自許。儻令被甲執(zhí)蛇矛,恐可橫行擒贊普。大勝吳宮申令嚴(yán),兩隊宮娃啼且怖。闔閭臺上呼罷休,將軍雖賢亦觕鹵。豈知使君不忘戰(zhàn),聊以戎容娛樽俎。夕陽卷旗去翩翩,使君要客登畫船。美人不暇別妝洗,戰(zhàn)士結(jié)束圍華筵。皆疑征南漢將帥,樓船下瀨方凱還。軍中不應(yīng)有女子,偏裨校尉何其儇。使君湖光照樓觀,一碧不辨水與天。漸看暝色著疏柳,已見白蘋浮暮煙。銀漢斜橫北斗淡,明月碧玉疏星聯(lián)。舟人罷唱時弄笛,艇子趁魚行扣舷。隔浦熒熒見漁火,意中竹籬青旆懸。雖無荻花與楓葉,全似送客湓江壖。亟令周娘作新曲,周娘琵琶京洛傳。不惜千呼與萬喚,便時轉(zhuǎn)軸仍撥弦。馮夷陽侯或靜聽,穹龜大魚或後先。且言白傅時落寞,草草會遇仍嫣然。使君聞名滿臺閣,虎符麃軾聊周旋。風(fēng)流樂事雖可記,皆過孫白二子前。會看和戎竟先列,鐵騎百萬臨三邊。報功女樂賜二八,粉白黛綠皆嬋娟。青云乞身歸舊里,汾城故地依林泉。琵琶亭中望汝海,無忘飲中今八仙。
李廌(zhì)(1059-1109) 北宋文學(xué)家。字方叔,號德隅齋,又號齊南先生、太華逸民。漢族,華州(今陜西華縣)人。6歲而孤,能發(fā)奮自學(xué)。少以文為蘇軾所知,譽之為有“萬人敵”之才。由此成為“蘇門六君子”之一。中年應(yīng)舉落第,絕意仕進,定居長社(今河南長葛縣),直至去世。文章喜論古今治亂,辨而中理。 ...
李廌。 李廌(zhì)(1059-1109) 北宋文學(xué)家。字方叔,號德隅齋,又號齊南先生、太華逸民。漢族,華州(今陜西華縣)人。6歲而孤,能發(fā)奮自學(xué)。少以文為蘇軾所知,譽之為有“萬人敵”之才。由此成為“蘇門六君子”之一。中年應(yīng)舉落第,絕意仕進,定居長社(今河南長葛縣),直至去世。文章喜論古今治亂,辨而中理。
步虛詞二十三章 其十四。。沈鍊。 軒黃方好道,我本列仙才。每過蓬萊島,曾上凌云臺。非無遠游意,自多塵世哀。眷風(fēng)回玉管,夜月隱金罍。將軍營細柳,宰相調(diào)鹽梅。丹砂即經(jīng)濟,寶鼎誰能開。
過嶺。清代。紀(jì)昀。 大雪幕荒榛,凍云壓高樹。沖寒上高嶺,岡巒莽回互。蒼然暝色合,四望疑無路。迂曲得人蹤,一線微通步。仰睇郁嶒崚,俯窺杳煙霧。隔澗見行人,蠕蠕似蟻附。高者木杪懸,卑者草際露。前者僂而援,后者聳而赴。石磴滑屢顛,林風(fēng)吹欲仆。徒侶遞相呼,十步九回顧。慄然悸心魂,失足愁一誤。側(cè)聞定鼎初,狂童此負固。桓桓李文襄,轉(zhuǎn)戰(zhàn)實茲處。仰攻彼尚克,徐行今乃怖。人生才地懸,寧止恒沙數(shù)。丈夫志四方,感激酬知遇。仗鉞良未能,叱馭吾其庶。黽勉趣役夫,去去無多慮。
過芝塘東虞宅廢園。唐代。龔詡。 梨花雪白海棠紅,詩酒笙歌歲歲同。不道世移人事改,野花無數(shù)領(lǐng)春風(fēng)。
虞美人。清代。趙我佩。 瀟湘一桁簾波隱。簾外西風(fēng)緊。惜花人瘦不禁秋。料得秋花先要、替儂愁。紅蕤枕倚釵聲墜。欲醒還成醉。夢回綃帳月初昏。忍見芙蓉巾上、舊啼痕。
立秋前三日繇樂民之高涼。明代。郭之奇。 出門投袂更何之,后樂先憂此一時。天涯頻歲驚心骨,海角三秋接夢思。西風(fēng)昨夜掃胡穴,萬里秋光凈水湄。捷書夜報同清晝,滿目高雷出漢旗。聞雞擊楫當(dāng)年子,祖鞭無數(shù)并驅(qū)馳。彈冠結(jié)綬何累若,嶺外孤臣嘿嘆咨。沾巾嗚咽翻倒極,憂喜同心日共持。朝辭云木環(huán)千徑,暮倚涼煙抱一枝。蘭皋有意浮幽壑,草色無端動野吹。吾令羲和時弭節(jié),上求下索敢云疲。榛苓杳靄知何處,伊人宛在微堪覷。豈俟葭蒼問一方,始從露白淘千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