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殘碑見渚沙,闔閭山碧帶枯槎。錦城煙雨迷王國,江市笙歌半酒家。
墓冷要離寧有劍,館空西子尚余花。壯懷回首吳歈發,胥水天寒散暮鴉。
吳江舟中賦得秋懷四首 其一。明代。王叔承。 千古殘碑見渚沙,闔閭山碧帶枯槎。錦城煙雨迷王國,江市笙歌半酒家。墓冷要離寧有劍,館空西子尚余花。壯懷回首吳歈發,胥水天寒散暮鴉。
王叔承(1537—1601) 明詩人。初名光允,字叔承,晚更名靈岳,字子幻,自號昆侖承山人,吳江人。喜游學,縱游齊、魯、燕、趙,又入閩赴楚。叔承以其無禮賢下士之實意,賦詩離去。又客大學士李春芳家,嗜酒。春芳有所纂述,常醉臥弗應,久之乃請其歸。太倉王錫爵是其布衣之交,對三王并封之議,遺書數千言規勸之,錫爵為此嘆服不已。其詩為王世貞兄弟所推崇。曾縱觀西苑園內之勝,作漢宮曲數十闋,流傳于禁中。著作有《瀟湘編》、《吳越游集》、《宮詞》、《壯游編》、《蟭螟寄雜錄》、《后吳越編》、《荔子編》、《岳色編》、《芙蓉閣遺稿》等。 ...
王叔承。 王叔承(1537—1601) 明詩人。初名光允,字叔承,晚更名靈岳,字子幻,自號昆侖承山人,吳江人。喜游學,縱游齊、魯、燕、趙,又入閩赴楚。叔承以其無禮賢下士之實意,賦詩離去。又客大學士李春芳家,嗜酒。春芳有所纂述,常醉臥弗應,久之乃請其歸。太倉王錫爵是其布衣之交,對三王并封之議,遺書數千言規勸之,錫爵為此嘆服不已。其詩為王世貞兄弟所推崇。曾縱觀西苑園內之勝,作漢宮曲數十闋,流傳于禁中。著作有《瀟湘編》、《吳越游集》、《宮詞》、《壯游編》、《蟭螟寄雜錄》、《后吳越編》、《荔子編》、《岳色編》、《芙蓉閣遺稿》等。
馬上偶述。明代。黃佐。 南風吹沙作黃霧,紫騮嘶踏東華路。停鑣引領意悄然,宮樹離離聞杜鵑。
憶遠曲。唐代。元稹。 憶遠曲,郎身不遠郎心遠。沙隨郎飯俱在匙,郎意看沙那比飯。水中書字無字痕,君心暗畫誰會君。況妾事姑姑進止,身去門前同萬里。一家盡是郎腹心,妾似生來無兩耳。妾身何足言,聽妾私勸君。君今夜夜醉何處,姑來伴妾自閉門。嫁夫恨不早,養兒將備老。妾自嫁郎身骨立,老姑為郎求娶妾。妾不忍見姑郎忍見,為郎忍耐看姑面。
五月八日敝宅修會得春字。明代。湛若水。 盛夏郁郁苦炎氛,諸公一來滿座春。翠筱炊煙浮雜俎,腐儒粗糲薦香蘋。酒行未幾起者半,會合況豈由乎人。欲托長歌歌不足,金蘭為我盡殷勤。
塞上曲一百首(錄一十四首)。明代。李開先。 晝讀兵書夜枕戈,少年猛士出三河。乘時欲取封侯印,可奈天驕力請和。
茶園十二韻。。王禹稱。 勤王修歲貢,晚駕過郊原。蔽芾馀千本,青蔥共一園。芽新撐老葉,土軟迸深根。舌小侔黃雀,毛獰摘綠猿。出蒸香更別,入焙火微溫。采近桐華節,生無谷雨痕。緘縢防遠道,進獻趁頭番。待破華胥夢,先經閶闔門。汲泉鳴玉甃,開宴壓瑤樽。茂育知天意,甄收荷主恩。沃心同直諫,苦口類嘉言。未復金鑾召,年年奉至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