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悼子卒,未葬,平公飲酒,師曠、李調侍,鼓鐘。杜蕢自外來,聞鐘聲,曰:“安在?”曰:“在寢。”杜蕢入寢,歷階而升,酌曰:“曠飲斯!”又酌曰:“調飲斯!”又酌,堂上北面坐飲之。降趨而出。
平公呼而進之,曰:“蕢!曩者爾心或開予,是以不與爾言。爾飲曠,何也?”曰:“子卯不樂。知悼子在堂,斯其為子卯也大矣!曠也,太師也。不以詔,是以飲之也。”“爾飲調,何也?”曰:“調也,君之褻臣也。為一飲一食忘君之疾,是以飲之也。”“爾飲,何也?”曰:“蕢也,宰夫也,非刀匕是共,又敢與知防,是以飲之也。”平公曰:“寡人亦有過焉,酌而飲寡人。”杜蕢洗而揚觶。公謂侍者曰:“如我死,則必毋廢斯爵也!”
至于今,既畢獻,斯揚觶,謂之“杜舉”。
杜蕢揚觶。兩漢。佚名。 知悼子卒,未葬,平公飲酒,師曠、李調侍,鼓鐘。杜蕢自外來,聞鐘聲,曰:“安在?”曰:“在寢。”杜蕢入寢,歷階而升,酌曰:“曠飲斯!”又酌曰:“調飲斯!”又酌,堂上北面坐飲之。降趨而出。 平公呼而進之,曰:“蕢!曩者爾心或開予,是以不與爾言。爾飲曠,何也?”曰:“子卯不樂。知悼子在堂,斯其為子卯也大矣!曠也,太師也。不以詔,是以飲之也。”“爾飲調,何也?”曰:“調也,君之褻臣也。為一飲一食忘君之疾,是以飲之也。”“爾飲,何也?”曰:“蕢也,宰夫也,非刀匕是共,又敢與知防,是以飲之也。”平公曰:“寡人亦有過焉,酌而飲寡人。”杜蕢洗而揚觶。公謂侍者曰:“如我死,則必毋廢斯爵也!” 至于今,既畢獻,斯揚觶,謂之“杜舉”。
知悼子死,還沒有下葬。平公飲酒(作樂),師曠、李調陪伴侍奉,敲擊編鐘(演奏樂曲)。杜蕢從外面來,聽到編鐘聲,說:“(平公)在哪?”(仆人)說:“在寢宮。”杜蕢前往寢宮,拾階而上。斟酒道:“師曠干了這杯。”又斟酒道:“李調干了這杯。”又斟酒,在大廳的北面(面對平公)坐下干了酒。走下臺階,跑著出去。
平公喊他進來,說:“蕢,剛才我心想你可能要開導我,所以不跟你說話。你罰師曠喝酒,是為什么啊?”(杜蕢)說:“子日和卯日不演奏樂曲(據說夏朝的桀王逃亡在山西安邑縣于乙卯日死亡;商朝的紂王在甲子日自焚死亡。后代君王引以為戒,以子卯日為‘疾日’,不演奏樂曲)。知悼子還在堂上(停靈),這事與子卯日相比大多了!師曠,是太師啊。(他)不告訴您道理,所以罰他喝酒啊。”“你罰李調喝酒,(又是)為什么呢?”(杜蕢)說:“李調,是君主身邊的近臣。為了一點喝的一點吃食忘記了君主的忌諱,所以罰他喝酒啊。”“你自己(罰自己)喝酒,(又是)為什么呢?”(杜蕢)說:“我杜蕢,膳食官而已,不去管刀勺的事務,卻敢干預(對君主)講道理防范錯誤的事,所以罰自己喝酒。”平公說:“我也有過錯啊。斟酒來罰我。”杜蕢洗干凈然后高高舉起酒杯。平公對侍從們說:“如果我死了,千萬不要丟棄這酒杯啊。”
直到今天,(人們)敬完酒后,都要高舉酒杯,叫做“杜舉”。
①知悼子:知罌(yīng),春秋時晉國大夫。悼是他的謚號。
②師曠:晉國樂師。李調:晉臣。侍:作陪。鼓鐘:敲鐘。
③杜蕢:晉平公的廚師。
④寢:寢宮。國君休息的宮殿。
⑤降:這里指走下殿階。
①進之:讓他進來。曩者:剛才。
②飲:要別人喝酒。
③子卯不樂:商紂王是在甲子那天自殺,夏桀在乙卯日被流放的,所以甲子日、乙卯日是歷代君王的忌諱之日,禁止享樂。
④在堂:靈柩還放在殿堂里沒有下葬。
⑤悼子是親近大臣,死了還沒下葬,這忌諱應當大于桀紂之忌。
⑥太師:對樂師的稱呼。詔:告訴。
⑦褻臣:寵幸的近臣。疾:猶言忌諱之事。
⑧宰夫:廚師。共:同“供”。匕:羹匙。“刀匕是共”,賓語前置句。
⑨與:參加。知防:察覺和防止違禮的事。
⑩揚:高高舉起。觶:飲酒器皿。
?爵:飲酒器。
杜蕢進諫,如果當時直接指出平公的不是,平公未必能接受。于是在罰酒三杯之后,即快步走出,引起平公的怪異;待平公主動問及,他才一一說出,平公也就爽然自失,不得不接受了。杜蕢可說是個善于提意見的人。
辨水。清代。牛燾。 君不見,東坡調水傳佳話,全憑清濁分流派。甘美香冽天一生,沁人詩骨清人肺。又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石水斗泥資灌溉。有時汲之供烹啜,不聞飲者比沆瀣。鎮沅斥鹵少清流,為渟為淵性不侔。山溪徑雨盡泥滓,井泉不攪清且瀏。人言井水多瘴癘,溪流雖濁不生憂。愚者傳疑智者信,倒置流品付悠悠。此鄉瘴氣由山毒,蛇涎雀酡盈溝瀆。污地濁澤此蒙泉,山藪藏疾當暑酷。滂沱一刷延溪滿,溲勃何用勤滲漉。鄉人晨昏劇飲此,榮衛安可容黲黷。此時幸有未枯井,無塵無垢可鑒影。舍此取彼胡為乎,一清一濁君試飲。吁嗟乎,古人品水重八德,陸公名泉亦難得。但看揚子江水盡狂瀾,有人江底汲取臨不測。
題道士鄭渭濱詩卷。宋代。馮去非。 江湖曾是飲清波,筆染霜華秋最多。夢里誦君新句子,覺來無奈月明何。
次湯士美送蔡季任韻寄士美二首 其一。宋代。周孚。 君才元落落,吾語只平平。意廣真堪笑,情親卻自驚。瘦筇殊未到,短笛為誰橫。肺病雖羸甚,猶能倒屣迎。
聞角。元代。黃庚。 譙角咿嗚到枕邊,邊情似向曲中傳。梅花三弄月將晚,榆塞一聲霜滿天。織錦佳人應有恨,枕戈老將想無眠。爭如二月春風市,賣酒樓頭聽管弦。
辛亥三月薄游臺灣主霧峰之萊園獻堂三兄屬題園中名勝得十二絕句 其三 考槃軒。清代。梁啟超。 久分生涯托澗薖,齏鹽送老意如何?奇情未合銷磨盡,風雨中宵一嘯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