肅肅鴇羽,集于苞栩。王事靡盬,不能蓺稷黍。父母何怙?悠悠蒼天,曷其有所?
肅肅鴇翼,集于苞棘。王事靡盬,不能蓺黍稷。父母何食?悠悠蒼天,曷其有極?
肅肅鴇行,集于苞桑,王事靡盬,不能蓺稻梁。父母何嘗?悠悠蒼天,曷其有常?
鴇羽。兩漢。佚名。 肅肅鴇羽,集于苞栩。王事靡盬,不能蓺稷黍。父母何怙?悠悠蒼天,曷其有所?肅肅鴇翼,集于苞棘。王事靡盬,不能蓺黍稷。父母何食?悠悠蒼天,曷其有極?肅肅鴇行,集于苞桑,王事靡盬,不能蓺稻梁。父母何嘗?悠悠蒼天,曷其有常?
大鴇撲棱棱地振動著翅膀,成群棲息在叢生的柞樹上。王侯家的徭役無止又無休,我不能回家耕種五谷雜糧。我可憐的父母靠什么養(yǎng)活?可望不可及的老天爺在上,我何時才能返回我的家鄉(xiāng)?
大鴇撲棱棱地扇動著翅膀,成群落在叢生的酸棗樹上。王侯家的徭役無休亦無止,我不能回家耕種五谷雜糧。可憐的父母有什么吃的啊?可望不可及的老天爺在上,什么時候我才能不再奔忙?
大鴇撲棱棱地飛動著翅膀,成群棲息在叢生的桑樹上。王侯家的徭役從來沒有頭,我不能回家耕種稻谷高粱。可憐的父母吃什么活著啊?可望不可及的老天爺在上,苦命的日子何時恢復(fù)正常?
鴇(bǎo):鳥名,似雁而大,群居水草地區(qū),性不善棲木。
肅肅:鳥翅扇動的響聲。
苞栩:叢密的柞樹。苞,草木叢生;栩,櫟樹,一名柞樹。
靡:無,沒有。盬(gǔ):休止。
蓺(yì):種植。稷:高粱。黍:黍子,黃米。
怙(hù):依靠,憑恃。
曷(hé):何。所:住所。
棘:酸棗樹,落葉灌木。
極:終了,盡頭。
行:行列。一說鴇腿;一說翅根,引申為鳥翅。
嘗:吃。
常:正常。
參考資料:
1、姜亮夫 等.先秦詩鑒賞辭典.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1998:231-233
2、王秀梅 譯注.詩經(jīng)(上):國風(fēng).北京:中華書局,2015:234-236
關(guān)于這首詩的主題背景,古今各家認(rèn)識比較一致,都以為是晉國政治黑暗,沒完沒了的徭役使農(nóng)民終年在外疲于奔命,根本無法安居樂業(yè),贍養(yǎng)父母妻子,因而發(fā)出呼天怨地的聲音,強(qiáng)烈抗議統(tǒng)治者的深重壓迫。
參考資料:
1、姜亮夫 等.先秦詩鑒賞辭典.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1998:231-233
2、王秀梅 譯注.詩經(jīng)(上):國風(fēng).北京:中華書局,2015:234-236
這是一首描述徭役沉重、民不聊生之苦的詩歌。全詩三章首句均以大鴇這種鳥本不會在樹上棲息,卻反常地棲息在樹上來比喻成群的農(nóng)民反常的生活——長期在外服役而不能在家安居務(wù)農(nóng)養(yǎng)家糊口,其苦情可見一斑。因為鴇鳥是屬于雁類的飛禽,其爪間有蹼而無后趾,生性只能浮水,奔走于沼澤草地,不能抓握枝條在樹上棲息。而今鴇鳥居然飛集在樹上,猶如讓農(nóng)民拋棄務(wù)農(nóng)的本業(yè)常年從事徭役而無法過正常的生活。這是一種隱喻的手法,正是詩人獨具匠心之處。王室的差事沒完沒了,回家的日子遙遙無期,大量的田地荒蕪失種。老弱婦孺餓死溝壑,這正是春秋戰(zhàn)國時期各國紛爭、戰(zhàn)亂頻仍的現(xiàn)實反映,所以詩人以極其怨憤的口吻對統(tǒng)治者提出強(qiáng)烈的抗議與控訴,甚至呼天搶地,表現(xiàn)出人民心中正燃燒著熊熊的怒火,隨時隨地都會像熾烈的巖漿沖破地殼的裂縫噴涌而出,掀翻統(tǒng)治階級的寶座。
全詩三章語言大同小異,這是民間歌謠的共同點。至于三章分別舉出栩、棘、桑三種樹木,則純粹是信手拈來,便于押韻,別無其他深意。
和張自行過城南作畫。明代。錢宰。 負(fù)郭高居晝不開,繞階流水綠于苔。花前洗筆供詩畫,馬上敲門知客來。深樹流鶯通宴席,碧香浮蟻滟春杯。官衙正在行軍幕,醉后何妨犯夜回。
洛陽道 二。南北朝。徐陵。 洛陽馳道上。春日起塵埃。濯龍望如霧。河橋渡似雷。聞珂知馬蹀。傍幰見甍開。相看不得語。密意眼中來。
為許氏贈妾。明代。皇甫汸。 窈窕一佳人,鉛華世絕倫。花因解語艷,山入畫眉顰。寶髻隨時廣,羅衣逐態(tài)新。坐令幽谷里,無夜不生春。
纖云弄巧,玉鉤低掛,又值雙星良會。鵲回露冷夜何其,述不盡、離愁無寐。
人間別后,夢沉?xí)h(yuǎn),隔斷萬重?zé)熕_b憐客館對孤尊,也定憶、秋來憔悴。
鵲橋仙 七夕寄外。清代。張玉珍。 纖云弄巧,玉鉤低掛,又值雙星良會。鵲回露冷夜何其,述不盡、離愁無寐。人間別后,夢沉?xí)h(yuǎn),隔斷萬重?zé)熕_b憐客館對孤尊,也定憶、秋來憔悴。
真定行宮晚坐。。弘歷。 別館花宮側(cè),軒齋閱歲年。晚芳生意趣,古干靜因緣。新月才堪對,清宵劇可憐。朦朧香閣影,空色悟初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