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門之楊,其葉牂牂。昏以為期,明星煌煌。
東門之楊,其葉肺肺。昏以為期,明星晢晢。
東門之楊。兩漢。佚名。 東門之楊,其葉牂牂。昏以為期,明星煌煌。東門之楊,其葉肺肺。昏以為期,明星晢晢。
我依偎著東城門外小白楊,濃密葉片輝映著金色夕陽。約好黃昏時相會在老地方,卻讓我苦等到明星閃閃亮。
我來到東城門外白楊林邊,晚霞映紅了白楊濃密葉片。明明和人家約好黃昏見面,卻讓我苦等到星星嵌滿天。
牂(zāng)牂:風(fēng)吹樹葉的響聲。一說枝葉茂盛的樣子。
昏:黃昏。期:約定的時間。
明星:明亮的星星。一說啟明星,晨見東方。煌煌:明亮的樣子。
肺(pèi)肺:枝葉茂盛的樣子。
晢(zhé)晢:明亮的樣子。
關(guān)于此詩背景,《毛詩序》認(rèn)為是“刺時之作”,以為刺的是“昏姻失時,男女多違,親迎女猶有不至者”。這種觀點今人多不取。今人多贊成朱熹的觀點,認(rèn)為這是一首男女約會而久候不至的詩。
參考資料:
1、王秀梅 譯注.詩經(jīng)(上):國風(fēng).北京:中華書局,2015:273-274
2、姜亮夫 等.先秦詩鑒賞辭典.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1998:270-271
這首詩中那在白楊樹下躑躅的人兒,究竟是男、是女,很難判斷,但有一點可以肯定:他(或她)一定是早早吃罷晚飯,就喜孜孜來到城東門外赴約了。這約會在初戀者的心上,既隱秘又新奇,其間涌動著的,當(dāng)然還有幾分羞澀、幾分興奮。陳國都城的“東門”外,又正是男女青年的聚會之處,那里有“丘”、有“池”、有“枌”(白榆),“陳風(fēng)”中的愛情之歌《東門之池》、《宛丘》、《月出》、《東門之枌》,大抵都產(chǎn)生于這塊愛情圣地。
此時主人公的佇足之處,正有一排挺拔高聳的白楊。詩中描述它們“其葉牂牂”、“其葉肺肺”,可見正當(dāng)葉兒繁茂、清碧滿樹的夏令。當(dāng)黃昏降臨、星月在天的夜晚,烏藍(lán)的天空撒下銀白的光霧,白楊樹下便該映漾出一片怎樣搖曳多姿的樹影。清風(fēng)吹過,滿樹的葉兒便“牂牂”、“肺肺”作響。這情景在等候情人的主人公眼中,起初一定是異常美妙的。故詩之入筆,即從黃昏夏夜中的白楊寫起,表現(xiàn)著一種如夢如幻的畫境;再加上“牂牂”、“肺肺”的樹聲,聽來簡直就是心兒的淺唱低回。
但當(dāng)主人公久待情人而不見的時候,詩情便出現(xiàn)了巨大的逆轉(zhuǎn)。“昏以為期,明星煌煌”、“昏以為期,明星晢晢”——字面的景象似乎依然很美,那“煌煌”、“晢晢”的啟明星,高高升起于青碧如洗的夜空,靜謐的世界便全被這燦爛的星辰照耀了。然而,約會的時間明明是在黃昏,此時卻已是斗轉(zhuǎn)星移的清寂凌晨,連啟明星都已閃耀在東天,情人卻不知在哪兒。詩講究含蓄,故句面上始終未出現(xiàn)不見情人的字眼。但那久待的焦灼,失望的懊惱,分明已充溢于字里行間。于是“煌煌”閃爍的“明星”,似也感受了“昏以為期”的失約,而變得焦灼不安了;就是那曾經(jīng)唱著歌兒似的白楊樹聲,也化成了一片噓唏和嘆息。
此詩運用的并非“興”語,而是情景如畫的“賦”法描摹。在終夜難耐的等待之中,借白楊樹聲和“煌煌”明星之景的點染,來烘托不見伊人的焦灼和惆悵,無一句情語,而懊惱、哀傷之情自現(xiàn)。這正是此詩情感抒寫上的妙處。由于開筆一無征兆,直至結(jié)句方才暗示期會有失,更使詩中的景物描摹,帶有了伴隨情感逆轉(zhuǎn)而改觀的不同色彩,造成了似樂還哀的氛圍遞換、變化的效果。
宿宛陵書院。明代。程敏政。 自從刪述來,詩道幾更變。騷些無遺聲,漢魏起群彥。謝絕及宋沈,入眼已蔥茜。頹波日東馳,李杜出而殿。當(dāng)時多渾成,豈必事精鍊。云胡倡唐音,趍者若郵傳。坐令詩道衰,花月動相眩。千載宛陵翁,惟我獨歆羨。翁詞最古雅,翁才亦豐贍。一代吟壇中,張主力不勌。遂使天地間,留此中興卷。如何近代子,落落寡稱善。紛紜較唐宋,甄取失良賤。無乃久浸淫,曾靡得真見。渺渺歲將夕,南來宛陵縣。頓首升翁堂,松竹猶眷眷。感慨撫陳跡,江水一再奠。我心夙景仰,我學(xué)誠襪線。上想三百篇,斯境復(fù)誰薦。
萬事悠悠總逝波,人非物是舊山河。鳳樓寥寂金蓮步,燕館荒涼玉樹歌。
別浦春風(fēng)開芍藥,小亭秋色上藤蘿。客懷正苦風(fēng)濤惡,況復(fù)登臨思轉(zhuǎn)多。
吊古。明代。倫文敘。 萬事悠悠總逝波,人非物是舊山河。鳳樓寥寂金蓮步,燕館荒涼玉樹歌。別浦春風(fēng)開芍藥,小亭秋色上藤蘿。客懷正苦風(fēng)濤惡,況復(fù)登臨思轉(zhuǎn)多。
泊舟都梁亭二首。宋代。張耒。 微春已動陳根綠,晴日初流大澤澌。客路苦寒惟飲酒,老年便暖屢添衣。霜林背日梅遲拆,冰渚知春雁早飛。江上三年陳跡在,年年穿竹折梅時。
讀改元詔口號。宋代。戴復(fù)古。 伏讀改元詔,仍觀拜相麻。競傳新政事,方見好官家。雪作豐年瑞,梅開近臘花。路逢江上客,立馬問京華。
題山水畫四首 其三 歐陽永叔秋聲賦。。劉崧。 群木颯蕭蕭,虛堂坐寂寥。秋聲方永夜,月色自中宵。目倦青編過,眠遲絳蠟消。平生江海志,及此嘆飄搖。
塞上讀霞海篇寄管涔子。明代。林大春。 當(dāng)代推詞伯,如公思獨玄。明霞?xì)w遠(yuǎn)渚,孤月出高天。魯壁存經(jīng)舊,漢宮作賦先。蒼茫辭闕下,灑落向江邊。興引赤城愜,情憐碧海偏。奇文振巖穴,麗藻發(fā)林泉。玉鐸驚回首,金聲失比肩。草書潛逼圣,載酒細(xì)論賢。門比孫登重,山因謝朓傳。游秦膺舜岳,思越感堯年。夜夢抽簪侶,秋懷倚劍篇。登臨嗟遠(yuǎn)矣,風(fēng)物轉(zhuǎn)悠然。好靜能齊俗,端居或問禪。賓僚盡傾倒,騷雅幸周旋。重望歸安石,幽期合稚川。曹劉時并蓋,李郭或同船。賤子暫持節(jié),長途許執(zhí)鞭。青門逢勝集,紫省列群仙。忝竊分徐榻,光輝入孔筵。終南巧舞外,長樂婉歌前。忽奏陽春曲,兼聆流水弦。疑游洞庭浦,如陟華山巔。縹緲飛千里,空濛俯八埏。別來馀臘雪,吟處起春煙。朝傍黑河宿,暮從青戍眠。寶刀增意氣,彩筆愧塵緣。塞晚愁聞雁,溪清想釣鳣。何時隨汗漫,白日共聯(lián)翩。醉訪燒丹地,閒行種藥田。枕書仍寤寐,驛傳若留連。沙隱朔云暗,峰回羌樹圓。關(guān)西悵脩阻,空復(fù)望飛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