蝶戀花·暮春別李公擇。宋代。蘇軾。 簌簌無風花自墮。寂寞園林,柳老櫻桃過。落日有情還照坐,山青一點橫云破。路盡河回人轉舵。系纜漁村,月暗孤燈火。憑仗飛魂招楚些,我思君處君思我。
送秘書晁監還日本國。唐代。王維。 積水不可極,安知滄海東。九州何處遠,萬里若乘空。向國唯看日,歸帆但信風。鰲身映天黑,魚眼射波紅。鄉樹扶桑外,主人孤島中。別離方異域,音信若為通。
送魏八。唐代。高適。 更沽淇上酒,還泛驛前舟。為惜故人去,復憐嘶馬愁。云山行處合,風雨興中秋。此路無知己,明珠莫暗投。
送韓十四江東覲省。唐代。杜甫。 兵戈不見老萊衣,嘆息人間萬事非。我已無家尋弟妹,君今何處訪庭闈?黃牛峽靜灘聲轉,白馬江寒樹影稀。此別應須各努力,故鄉猶恐未同歸。
別舍弟宗一。唐代。柳宗元。 零落殘魂倍黯然,雙垂別淚越江邊。一身去國六千里,萬死投荒十二年。桂嶺瘴來云似墨,洞庭春盡水如天。欲知此后相思夢,長在荊門郢樹煙。
送單于裴都護赴西河。唐代。崔顥。 征馬去翩翩,城秋月正圓。單于莫近塞,都護欲臨邊。漢驛通煙火,胡沙乏井泉。功成須獻捷,未必去經年。
送人游塞。唐代。王建。 初晴天墮絲,晚色上春枝。城下路分處,邊頭人去時。停車數行日,勸酒問回期。亦是茫茫客,還從此別離。
送人游塞。唐代。齊己。 槐柳野橋邊,行塵暗馬前。秋風來漢地,客路入胡天。雁聚河流濁,羊群磧草膻。那堪隴頭宿,鄉夢逐潺湲。
點絳唇·寄南海梁藥亭。清代。納蘭性德。 一帽征塵,留君不住從君去。片帆何處,南浦沈香雨。回首風流,紫竹村邊住。孤鴻語,三生定許,可梁鴻侶?
天山雪歌送蕭治歸京。唐代。岑參。 天山雪云常不開,千峰萬嶺雪崔嵬。北風夜卷赤亭口,一夜天山雪更厚。能兼漢月照銀山,復逐胡風過鐵關。交河城邊鳥飛絕,輪臺路上馬蹄滑。晻靄寒氛萬里凝,闌干陰崖千丈冰。將軍狐裘臥不暖,都護寶刀凍欲斷。正是天山雪下時,送君走馬歸京師。雪中何以贈君別,惟有青青松樹枝。
送遷客。唐代。棲蟾。 諫頻甘得罪,一騎入南深。若順吾皇意,即無臣子心。織花蠻市布,搗月象州砧。蒙雪知何日,憑樓望北吟。
臨江仙·送錢穆父。宋代。蘇軾。 一別都門三改火,天涯踏盡紅塵。依然一笑作春溫。無波真古井,有節是秋筠。惆悵孤帆連夜發,送行淡月微云。尊前不用翠眉顰。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尊通:樽)
十二月十九日夜中發鄂渚曉泊漢陽親舊攜酒追送聊為短句。宋代。黃庭堅。 接淅報官府,敢違王事程。宵征江夏縣,睡起漢陽城。鄰里煩追送,杯盤瀉濁清。袛應瘴鄉老,難答故人情。
大別我知友,突兀起西州。十年重見,依舊秀色照清眸。常記鮚碕狂客,邀我登樓雪霽,杖策擁羊裘。山吐月千仞,殘夜水明樓。
黃粱夢,未覺枕,幾經秋。與君邂逅,相逐飛步碧山頭。舉酒一觴今古,嘆息英雄骨冷,清淚不能收。鸚鵡更誰賦,遺恨滿芳州。
水調歌頭·呈漢陽使君。宋代。王以寧。 大別我知友,突兀起西州。十年重見,依舊秀色照清眸。常記鮚碕狂客,邀我登樓雪霽,杖策擁羊裘。山吐月千仞,殘夜水明樓。黃粱夢,未覺枕,幾經秋。與君邂逅,相逐飛步碧山頭。舉酒一觴今古,嘆息英雄骨冷,清淚不能收。鸚鵡更誰賦,遺恨滿芳州。
漢中開漢業,問此地、是耶非。想劍指三秦,君王得意,一戰東歸。追亡事、今不見,但山川滿目淚沾衣。落日胡塵未斷,西風塞馬空肥。
一編書是帝王師。小試去征西。更草草離筵,匆匆去路,愁滿旌旗。君思我、回首處,正江涵秋影雁初飛。安得車輪四角,不堪帶減腰圍。
木蘭花慢·席上送張仲固帥興元。宋代。辛棄疾。 漢中開漢業,問此地、是耶非。想劍指三秦,君王得意,一戰東歸。追亡事、今不見,但山川滿目淚沾衣。落日胡塵未斷,西風塞馬空肥。一編書是帝王師。小試去征西。更草草離筵,匆匆去路,愁滿旌旗。君思我、回首處,正江涵秋影雁初飛。安得車輪四角,不堪帶減腰圍。
漢中開漢業,問此地、是耶非。想劍指三秦,君王得意,一戰東歸。追亡事、今不見,但山川滿目淚沾衣。落日胡塵未斷,西風塞馬空肥。
一編書是帝王師。小試去征西。更草草離筵,匆匆去路,愁滿旌旗。君思我、回首處,正江涵秋影雁初飛。安得車輪四角,不堪帶減腰圍。
木蘭花慢·席上送張仲固帥興元。宋代。辛棄疾。 漢中開漢業,問此地、是耶非。想劍指三秦,君王得意,一戰東歸。追亡事、今不見,但山川滿目淚沾衣。落日胡塵未斷,西風塞馬空肥。一編書是帝王師。小試去征西。更草草離筵,匆匆去路,愁滿旌旗。君思我、回首處,正江涵秋影雁初飛。安得車輪四角,不堪帶減腰圍。
國風·邶風·燕燕。兩漢。佚名。 燕燕于飛,差池其羽。之子于歸,遠送于野。瞻望弗及,泣涕如雨。燕燕于飛,頡之頏之。之子于歸,遠于將之。瞻望弗及,佇立以泣。燕燕于飛,下上其音。之子于歸,遠送于南。瞻望弗及,實勞我心。仲氏任只,其心塞淵。終溫且惠,淑慎其身。先君之思,以勖寡人。
芙蓉樓送辛漸二首。唐代。王昌齡。 寒雨連江夜入吳,平明送客楚山孤。(連江一作:連天)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丹陽城南秋海陰,丹陽城北楚云深。高樓送客不能醉,寂寂寒江明月心。
謝張仲謀端午送巧作。宋代。黃庭堅。 君家玉女從小見,聞道如今畫不成。翦裁似借天女手,萱草石榴偏眼明。
秋日魯郡堯祠亭上宴別杜補闕范侍御。唐代。李白。 我覺秋興逸,誰云秋興悲?山將落日去,水與晴空宜。魯酒白玉壺,送行駐金羈。歇鞍憩古木,解帶掛橫枝。歌鼓川上亭,曲度神飆吹。云歸碧海夕,雁沒青天時。相失各萬里,茫然空爾思。
江亭夜月送別二首。唐代。王勃。 江送巴南水,山橫塞北云。津亭秋月夜,誰見泣離群?亂煙籠碧砌,飛月向南端。寂寞離亭掩,江山此夜寒。
次韻酬吳德夫去秋送行之作。宋代。趙蕃。 湘西一杯酒,渺渺紅葉換。江東千里云,落落黃犬嘆。人生七十稀,百里九十半。初期枉車馬,近乃遺札翰。小遲君不肯,一出我豈憚。雖微辦雞黍,豈乏具薪炭。古風久不作,我友當力贊。舊詩況瓊玖,觸目屢璀璨。中馨稱蘭佩,外飾匪玉冠。初年已飛騰,中道翻嘆惋。恐遺知己羞,遂許獨力斷。于茲樹風聲,何止評月旦。君如渥洼種,可以羈縶絆。我異淇園姿,猶睎歲時貫。君乎甚英爽,我也終浪漫。自應殊顯晦,寧復待剖判。湖山冰玉明,樓閣丹青煥。叩舷或乘舟,曳杖或登岸。君行定有得,我去何可愞。與想悠然時,卻憶蒼然觀。
送陳秀才還沙上省墓。明代。高啟。 滿衣血淚與塵埃,亂后還鄉亦可哀。風雨梨花寒食過,幾家墳上子孫來?
南鄰。唐代。杜甫。 錦里先生烏角巾,園收芋栗未全貧。慣看賓客兒童喜,得食階除鳥雀馴。秋水才深四五尺,野航恰受兩三人。白沙翠竹江村暮,相對柴門月色新。
暮春浐水送別。唐代。韓琮。 綠暗紅稀出鳳城,暮云樓閣古今情。行人莫聽宮前水,流盡年光是此聲。
送王牧往吉州謁王使君叔。唐代。李嘉祐。 細草綠汀洲,王孫耐薄游。年華初冠帶,文體舊弓裘。野渡花爭發,春塘水亂流。使君憐小阮,應念倚門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