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鄉偶書·其二。唐代。賀知章。 離別家鄉歲月多,近來人事半消磨。惟有門前鏡湖水,春風不改舊時波。
登岳陽樓。宋代。蕭德藻。 不作蒼茫去,真成浪蕩游。三年夜郎客,一柁洞庭秋。得句鷺飛處,看山天盡頭。猶嫌未奇絕,更上岳陽樓。
華清宮三首·其三。唐代。崔櫓。 門橫金鎖悄無人,落日秋聲渭水濱。紅葉下山寒寂寂,濕云如夢雨如塵。
晉十有四年,余春秋三十有二,始見二毛。以太尉掾兼虎賁中郎將,寓直于散騎之省。高閣連云,陽景罕曜,珥蟬冕而襲紈綺之士,此焉游處。仆野人也,偃息不過茅屋茂林之下,談話不過農夫田父之客。攝官承乏,猥廁朝列,夙興晏寢,匪遑卮寧,譬猶池魚籠鳥,有江湖山藪之思。于是染翰操紙,慨然而賦。于時秋也,故以“秋興”命篇。其辭曰:
四時忽其代序兮,萬物紛以回薄。覽花蒔之時育兮,察盛衰之所托。感冬索而春敷兮,嗟夏茂而秋落。雖末士之榮悴兮,伊人情之美惡。善乎宋玉之言曰:“悲哉,秋之為氣也!蕭瑟兮草木搖落而變衰,憀栗兮若在遠行,登山臨水送將歸”。夫送歸懷慕徒之戀兮,遠行有羈旅之憤。臨川感流以嘆逝兮,登山懷遠而悼近。彼四戚之疚心兮,遭一涂而難忍。嗟秋日之可哀兮,諒無愁而不盡。
秋興賦。魏晉。潘岳。 晉十有四年,余春秋三十有二,始見二毛。以太尉掾兼虎賁中郎將,寓直于散騎之省。高閣連云,陽景罕曜,珥蟬冕而襲紈綺之士,此焉游處。仆野人也,偃息不過茅屋茂林之下,談話不過農夫田父之客。攝官承乏,猥廁朝列,夙興晏寢,匪遑卮寧,譬猶池魚籠鳥,有江湖山藪之思。于是染翰操紙,慨然而賦。于時秋也,故以“秋興”命篇。其辭曰: 四時忽其代序兮,萬物紛以回薄。覽花蒔之時育兮,察盛衰之所托。感冬索而春敷兮,嗟夏茂而秋落。雖末士之榮悴兮,伊人情之美惡。善乎宋玉之言曰:“悲哉,秋之為氣也!蕭瑟兮草木搖落而變衰,憀栗兮若在遠行,登山臨水送將歸”。夫送歸懷慕徒之戀兮,遠行有羈旅之憤。臨川感流以嘆逝兮,登山懷遠而悼近。彼四戚之疚心兮,遭一涂而難忍。嗟秋日之可哀兮,諒無愁而不盡。 野有歸燕,隰有翔隼。游氛朝興,槁葉夕殞。于是乃屏輕箑,釋纖絺,藉莞箬,御袷衣。庭樹槭以灑落兮,勁風戾而吹帷。蟬嘒嘒而寒吟兮,雁飄飄而南飛。天晃朗以彌高兮,日悠陽而浸微。何微陽之短晷,覺涼夜之方永。月瞳朧以含光兮,露凄清以凝冷。熠耀粲于階闥兮,蟋蟀鳴乎軒屏。聽離鴻之晨吟兮,望流火之余景。宵耿介而不寐兮,獨輾轉于華省。悟時歲之遒盡兮,慨伏首而自省。斑鬢髟以承弁兮,素發颯以垂領。仰群俊之逸軌兮,攀云漢以游騁。登春臺之熙熙兮,珥金貂之炯炯。茍趣舍之殊涂兮,庸詎識其躁靜。 聞至人之休風兮,齊天地于一指。彼知安而忘危兮,故出生而入死。行投趾于容跡兮,殆不踐而獲底。闕側足以及泉兮,雖猴猿而不履。龜祀骨于宗祧兮,思反身于綠水。且斂衽以歸來兮,忽投紱以高厲。耕東皋之沃壤兮,輸黍稷之余稅。泉涌湍于石間兮,菊揚芳于崖澨。澡秋水之涓涓兮,玩游鰷之澼澼。逍遙乎山川之阿,放曠乎人間之世。悠哉游哉,聊以卒歲。
宿揚州。唐代。李紳。 江橫渡闊煙波晚,潮過金陵落葉秋。嘹唳塞鴻經楚澤,淺深紅樹見揚州。夜橋燈火連星漢,水郭帆檣近斗牛。今日市朝風俗變,不須開口問迷樓。
停云。魏晉。陶淵明。 停云,思親友也。罇湛新醪,園列初榮,愿言不從,嘆息彌襟。靄靄停云,濛濛時雨。八表同昏,平路伊阻。靜寄東軒,春醪獨撫。良朋悠邈,搔首延佇。停云靄靄,時雨濛濛。八表同昏,平陸成江。有酒有酒,閑飲東窗。愿言懷人,舟車靡從。東園之樹,枝條載榮。競用新好,以怡余情。人亦有言:日月于征。安得促席,說彼平生。翩翩飛鳥,息我庭柯。斂翮閑止,好聲相和。豈無他人,念子實多。愿言不獲,抱恨如何!
一顧傾吳。苧蘿人不見,煙杳重湖。當時事如對弈,此亦天乎。大夫仙去,笑人間、千古須臾。有倦客、扁舟夜泛,猶疑水鳥相呼。
秦山對樓自綠,怕越王故壘,時下樵蘇。只今倚闌一笑,然則非歟。小叢解唱,倩松風、為我吹竽。更坐待、千巖月落,城頭眇眇啼鳥。
漢宮春·次韻稼軒蓬萊閣。宋代。姜夔。 一顧傾吳。苧蘿人不見,煙杳重湖。當時事如對弈,此亦天乎。大夫仙去,笑人間、千古須臾。有倦客、扁舟夜泛,猶疑水鳥相呼。秦山對樓自綠,怕越王故壘,時下樵蘇。只今倚闌一笑,然則非歟。小叢解唱,倩松風、為我吹竽。更坐待、千巖月落,城頭眇眇啼鳥。
折桂令·游金山寺。元代。張可久。 倚蒼云紺宇崢嶸,有聽法神龍,渡水胡僧。人立冰壺,詩留玉帶,塔語金鈴。搖碎月中流樹影,撼崩崖半夜江聲。誤汲南冷,笑殺吳儂,不記茶經。
折桂令·風雨登虎丘。元代。喬吉。 半天風雨如秋。怪石於菟,老樹鉤婁,苔繡禪階,塵黏詩壁,云濕經樓。琴調冷聲閑虎丘,劍光寒影動龍湫。醉眼悠悠,千古恩仇。浪卷胥魂,山鎖吳愁。
折桂令·風雨登虎丘。元代。喬吉。 半天風雨如秋。怪石於菟,老樹鉤婁,苔繡禪階,塵黏詩壁,云濕經樓。琴調冷聲閑虎丘,劍光寒影動龍湫。醉眼悠悠,千古恩仇。浪卷胥魂,山鎖吳愁。
一顧傾吳。苧蘿人不見,煙杳重湖。當時事如對弈,此亦天乎。大夫仙去,笑人間、千古須臾。有倦客、扁舟夜泛,猶疑水鳥相呼。
秦山對樓自綠,怕越王故壘,時下樵蘇。只今倚闌一笑,然則非歟。小叢解唱,倩松風、為我吹竽。更坐待、千巖月落,城頭眇眇啼鳥。
漢宮春·次韻稼軒蓬萊閣。宋代。姜夔。 一顧傾吳。苧蘿人不見,煙杳重湖。當時事如對弈,此亦天乎。大夫仙去,笑人間、千古須臾。有倦客、扁舟夜泛,猶疑水鳥相呼。秦山對樓自綠,怕越王故壘,時下樵蘇。只今倚闌一笑,然則非歟。小叢解唱,倩松風、為我吹竽。更坐待、千巖月落,城頭眇眇啼鳥。
雨巖有石,狀怪甚,取《離騷》《九歌》,名曰“山鬼”,因賦《摸魚兒》,改今名。
問何年、此山來此?西風落日無語。看君似是羲皇上,直作太初名汝。溪上路,算只有、紅塵不到今猶古。一杯誰舉?舉我醉呼君,崔嵬未起,山鳥覆杯去。
山鬼謠·問何年。宋代。辛棄疾。 雨巖有石,狀怪甚,取《離騷》《九歌》,名曰“山鬼”,因賦《摸魚兒》,改今名。問何年、此山來此?西風落日無語。看君似是羲皇上,直作太初名汝。溪上路,算只有、紅塵不到今猶古。一杯誰舉?舉我醉呼君,崔嵬未起,山鳥覆杯去。須記取:昨夜龍湫風雨,門前石浪掀舞。四更山鬼吹燈嘯,驚倒世間兒女。依約處,還問我:清游杖履公良苦。神交心許。待萬里攜君,鞭笞鸞鳳,誦我《遠游》賦。
蟾宮曲·揚州汪右丞席上即事。元代。盧摯。 江城歌吹風流,雨過平山,月滿西樓。幾許年華,三生醉夢,六月涼秋。按錦瑟佳人勸酒,卷朱簾齊按涼州。客去還留,云樹蕭蕭,河漢悠悠。
春殘。宋代。陸游。 石鏡山前送落暉,春殘回首倍依依。時平壯士無功老,鄉遠征人有夢歸。苜蓿苗侵官道合,蕪菁花入麥畦稀。倦游自笑摧頹甚,誰記飛鷹醉打圍。
國初,有喬山人者善彈琴。精于指法,嘗得異人傳授。每于斷林荒荊間,一再鼓之,凄禽寒鶻,相和悲鳴。后游郢楚,于旅中獨奏洞庭之曲。鄰媼聞之,咨嗟惋嘆。既闋,曰:“吾抱此半生,不謂遇知音于此地。”款扉扣之。媼曰:“吾夫存日,以彈絮為業。今客鼓此,酷類其聲耳。”山人默然而反。
喬山人善琴。清代。徐珂。 國初,有喬山人者善彈琴。精于指法,嘗得異人傳授。每于斷林荒荊間,一再鼓之,凄禽寒鶻,相和悲鳴。后游郢楚,于旅中獨奏洞庭之曲。鄰媼聞之,咨嗟惋嘆。既闋,曰:“吾抱此半生,不謂遇知音于此地。”款扉扣之。媼曰:“吾夫存日,以彈絮為業。今客鼓此,酷類其聲耳。”山人默然而反。
飲酒·其六。魏晉。陶淵明。 行止千萬端,誰知非與是。是非茍相形,雷同共譽毀。三季多此事,達士似不爾。咄咄俗中愚,且當從黃綺。
藍田溪與漁者宿。唐代。錢起。 獨游屢忘歸,況此隱淪處。濯發清泠泉,月明不能去。更憐垂綸叟,靜若沙上鷺。一論白云心,千里滄州趣。蘆中野火盡,浦口秋山曙。嘆息分枝禽,何時更相遇?
飲酒·其六。魏晉。陶淵明。 行止千萬端,誰知非與是。是非茍相形,雷同共譽毀。三季多此事,達士似不爾。咄咄俗中愚,且當從黃綺。
古之賢人,其所以得之于天者獨全,故生而向學,不待壯而其道已成。既老而后從事,則雖其極日夜之勤劬,亦將徒勞而鮮獲。姚君姬傳,甫弱冠而學已無所不窺,余甚畏之。姬傳,余友季和之子,其世父則南青也。億少時與南青游,南青年才二十,姬傳之尊府方垂髫未娶。太夫人仁恭有禮,余至其家,則太夫人必命酒,飲至夜分乃罷。其后余漂流在外,倏忽三十年,歸與姬傳相見,則姬傳之齒已過其尊府與余游之歲矣。明年,余以經學應舉,復至京師。無何,則聞姬傳已舉于鄉而來,猶未娶也。讀其所為詩賦古文,殆欲壓余輩而上之,姬傳之顯名當世,固可前知。獨余之窮如曩時,而學殖將落,對姬傳不能不慨然而嘆也。
昔王文成公童子時,其父攜至京師,諸貴人見之,謂宜以第一流自待。文成問何為第一流,諸貴人皆曰:“射策甲科,為顯官。”文成莞爾而笑,“恐第一流當為圣賢。”諸貴人乃皆大慚。今天既賦姬傳以不世之才,而姬傳又深有志于古人之不朽,其射策甲科為顯官,不足為姬傳道;即其區區以文章名于后世,亦非余之所望于姬傳。孟子曰:“人皆可以為堯舜”,以堯舜為不足為,謂之悖天,有能為堯舜之資而自謂不能,謂之漫天。若夫擁旄仗鉞,立功青海萬里之外,此英雄豪杰之所為,而余以為抑其次也。
送姚姬傳南歸序。清代。劉大櫆。 古之賢人,其所以得之于天者獨全,故生而向學,不待壯而其道已成。既老而后從事,則雖其極日夜之勤劬,亦將徒勞而鮮獲。姚君姬傳,甫弱冠而學已無所不窺,余甚畏之。姬傳,余友季和之子,其世父則南青也。億少時與南青游,南青年才二十,姬傳之尊府方垂髫未娶。太夫人仁恭有禮,余至其家,則太夫人必命酒,飲至夜分乃罷。其后余漂流在外,倏忽三十年,歸與姬傳相見,則姬傳之齒已過其尊府與余游之歲矣。明年,余以經學應舉,復至京師。無何,則聞姬傳已舉于鄉而來,猶未娶也。讀其所為詩賦古文,殆欲壓余輩而上之,姬傳之顯名當世,固可前知。獨余之窮如曩時,而學殖將落,對姬傳不能不慨然而嘆也。 昔王文成公童子時,其父攜至京師,諸貴人見之,謂宜以第一流自待。文成問何為第一流,諸貴人皆曰:“射策甲科,為顯官。”文成莞爾而笑,“恐第一流當為圣賢。”諸貴人乃皆大慚。今天既賦姬傳以不世之才,而姬傳又深有志于古人之不朽,其射策甲科為顯官,不足為姬傳道;即其區區以文章名于后世,亦非余之所望于姬傳。孟子曰:“人皆可以為堯舜”,以堯舜為不足為,謂之悖天,有能為堯舜之資而自謂不能,謂之漫天。若夫擁旄仗鉞,立功青海萬里之外,此英雄豪杰之所為,而余以為抑其次也。 姬傳試于禮部,不售而歸,遂書之以為姬傳贈。
皂羅袍·原來姹紫嫣紅開遍。明代。湯顯祖。 原來姹紫嫣紅開遍,似這般都付與斷井頹垣,良辰美景奈何天,賞心樂事誰家院。朝飛暮卷,云霞翠軒,雨絲風片,煙波畫船,錦屏人忒看的這韶光賤。
淮上遇洛陽李主簿。唐代。韋應物。 結茅臨古渡,臥見長淮流。窗里人將老,門前樹已秋。寒山獨過雁,暮雨遠來舟。日夕逢歸客,那能忘歸游!
吾富有錢時。唐代。王梵志。 吾富有錢時,婦兒看我好。吾若脫衣裳,與吾疊袍襖。吾出經求去,送吾即上道。將錢入舍來,見吾滿面笑。繞吾白鴿旋,恰似鸚鵡鳥。邂逅暫時貧,看吾即貌哨。人有七貧時,七富還相報。圖財不顧人,且看來時道。
木蘭花·秋容老盡芙蓉院。宋代。秦觀。 秋容老盡芙蓉院。草上霜花勻似翦。西樓促坐酒杯深,風壓繡簾香不卷。玉纖慵整銀箏雁。紅袖時籠金鴨暖。歲華一任委西風,獨有春紅留醉臉。
鸚鵡曲·赤壁懷古。元代。馮子振。 茅廬諸葛親曾住。早賺出抱膝梁父。笑談間漢鼎三分,不記得南陽耕雨。嘆西風卷盡豪華,往事大江東去。徹如今話說漁樵,算也是英雄了處。
鸚鵡曲·赤壁懷古。元代。馮子振。 茅廬諸葛親曾住。早賺出抱膝梁父。笑談間漢鼎三分,不記得南陽耕雨。嘆西風卷盡豪華,往事大江東去。徹如今話說漁樵,算也是英雄了處。
眼兒媚·詠紅姑娘。清代。納蘭性德。 騷屑西風弄晚寒,翠袖倚闌干。霞綃裹處,櫻唇微綻,靺鞨紅殷。故宮事往憑誰問,無恙是朱顏。玉墀爭采,玉釵爭插,至正年間。
飲酒·十一。魏晉。陶淵明。 顏生稱為仁,榮公言有道。屢空不獲年,長饑至于老。雖留身后名,一生亦枯槁。死去何所知,稱心固為好。客養千金軀,臨化消其寶。裸葬何必惡,人當解意表。
飲酒·十一。魏晉。陶淵明。 顏生稱為仁,榮公言有道。屢空不獲年,長饑至于老。雖留身后名,一生亦枯槁。死去何所知,稱心固為好。客養千金軀,臨化消其寶。裸葬何必惡,人當解意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