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桃源·芙蓉。宋代。吳文英。 青春花姊不同時。凄涼生較遲。艷妝臨水最相宜。風來吹繡漪。驚舊事,問長眉。月明仙夢回。憑闌人但覺秋肥。花愁人不知。
憶秦娥·詠桐。宋代。李清照。 臨高閣,亂山平野煙光薄。煙光薄,棲鴉歸后,暮天聞角。斷香殘酒情懷惡,西風催襯梧桐落。梧桐落,又還秋色,又還寂寞。
晚出新亭。南北朝。陰鏗。 大江一浩蕩,離悲足幾重。潮落猶如蓋,云昏不作峰。遠戍唯聞鼓,寒山但見松。九十方稱半,歸途詎有蹤。
過吳江有感。清代。吳偉業。 落日松陵道,堤長欲抱城。塔盤湖勢動,橋引月痕生。市靜人逃賦,江寬客避兵。廿年交舊散,把酒嘆浮名。
人月圓·雪中游虎丘。元代。張可久。 梅花渾似真真面,留我倚闌桿。雪晴天氣,松腰玉瘦,泉眼冰寒。興亡遺恨,一丘黃土,千古青山。老僧同醉,殘碑休打,寶劍羞看。
人月圓·雪中游虎丘。元代。張可久。 梅花渾似真真面,留我倚闌桿。雪晴天氣,松腰玉瘦,泉眼冰寒。興亡遺恨,一丘黃土,千古青山。老僧同醉,殘碑休打,寶劍羞看。
潁亭留別。金朝。元好問。 故人重分攜,臨流駐歸駕。乾坤展清眺,萬景若相借。北風三日雪,太素秉元化。九山郁崢嶸,了不受陵跨。寒波淡淡起,白鳥悠悠下。懷歸人自急,物態本閑暇。壺觴負吟嘯,塵土足悲咤。回首亭中人,平林淡如畫。
臨江仙·千里瀟湘挼藍浦。宋代。秦觀。 千里瀟湘挼藍浦,蘭橈昔日曾經。月高風定露華清。微波澄不動,冷浸一天星。獨倚危檣情悄悄,遙聞妃瑟泠泠。新聲含盡古今情。曲終人不見,江上數峰青。
宿楚國寺有懷。唐代。趙嘏。 風動衰荷寂寞香,斷煙殘月共蒼蒼。寒生晚寺波搖壁,紅墮疏林葉滿床。起雁似驚南浦棹,陰云欲護北樓霜。江邊松菊荒應盡,八月長安夜正長。
著破荷衣,笑西風吹我,又落西湖。湖間舊時飲者,今與誰俱?山山映帶,似攜來、畫卷重舒。三十里,芙蓉步障,依然紅翠相扶。
一目清無留處,任屋浮天上,身集空虛。殘燒夕陽過雁,點點疏疏。故人老大,好襟懷,消減全無。慢贏得,秋風兩耳,冷泉亭下騎驢。
漢宮春·著破荷衣。宋代。趙汝茪。 著破荷衣,笑西風吹我,又落西湖。湖間舊時飲者,今與誰俱?山山映帶,似攜來、畫卷重舒。三十里,芙蓉步障,依然紅翠相扶。一目清無留處,任屋浮天上,身集空虛。殘燒夕陽過雁,點點疏疏。故人老大,好襟懷,消減全無。慢贏得,秋風兩耳,冷泉亭下騎驢。
醉后贈從甥高鎮。唐代。李白。 馬上相逢揖馬鞭,客中相見客中憐。欲邀擊筑悲歌飲,正值傾家無酒錢。江東風光不借人,枉殺落花空自春。黃金逐手快意盡,昨日破產今朝貧。丈夫何事空嘯傲,不如燒卻頭上巾。君為進士不得進,我被秋霜生旅鬢。時清不及英豪人,三尺童兒重廉藺。匣中盤劍裝魚昔魚,閑在腰間未用渠。且將換酒與君醉,醉歸托宿吳專諸。
春寒。宋代。梅堯臣。 春晝自陰陰,云容薄更深。蝶寒方斂翅,花冷不開心。亞樹青簾動,依山片雨臨。未嘗辜景物,多病不能尋。
清江引·夢回晝長簾半卷。元代。錢霖。 夢回晝長簾半卷。門掩荼縻院,蛛絲掛柳棉,燕嘴粘花片,啼鶯一聲春去遠。
過樊川舊居。唐代。韋莊。 卻到樊川訪舊游,夕陽衰草杜陵秋。應劉去后苔生閣,稽阮歸來雪滿頭。能說亂離惟有燕,解偷閑暇不如鷗。千桑萬海無人見,橫笛一聲空淚流。
亂后春日途經野塘。唐代。韓偓。 世亂他鄉見落梅,野塘晴暖獨徘徊。船沖水鳥飛還住,袖拂楊花去卻來。季重舊游多喪逝,子山新賦極悲哀。眼看朝市成陵谷,始信昆明是劫灰。
與同年李定言曲水閑話戲作。唐代。李商隱。 海燕參差溝水流,同君身世屬離憂。相攜花下非秦贅,對泣春天類楚囚。碧草暗侵穿苑路,珠簾不卷枕江樓。莫驚五勝埋香骨,地下傷春亦白頭。
清江引·夢回晝長簾半卷。元代。錢霖。 夢回晝長簾半卷。門掩荼縻院,蛛絲掛柳棉,燕嘴粘花片,啼鶯一聲春去遠。
醉公子·岸柳垂金線。五代。顧敻。 岸柳垂金線,雨晴鶯百囀。家住綠楊邊,往來多少年。馬嘶芳草遠,高摟簾半掩。斂袖翠蛾攢,相逢爾許難。
郊居歲暮。唐代。柳宗元。 屏居負山郭,歲暮驚離索。野迥樵唱來,庭空燒燼落。世紛因事遠,心賞隨年薄。默默諒何為,徒成今與昨。
菩薩蠻·飄蓬只逐驚飆轉。清代。納蘭性德。 飄蓬只逐驚飆轉,行人過盡煙光遠。立馬認河流,茂陵風雨秋。寂寥行殿索,梵唄琉璃火。塞雁與宮鴉,山深日易斜。
孤游萬竹山中,閑門落葉,愁思黯然,因動《黍離》之感。時寓甬東積翠山舍。
萬里孤云,清游漸遠,故人何處?寒窗夢里,猶記經行舊時路。連昌約略無多柳,第一是難聽夜雨。漫驚回凄悄,相看燭影,擁衾誰語?
月下笛·萬里孤云。宋代。張炎。 孤游萬竹山中,閑門落葉,愁思黯然,因動《黍離》之感。時寓甬東積翠山舍。萬里孤云,清游漸遠,故人何處?寒窗夢里,猶記經行舊時路。連昌約略無多柳,第一是難聽夜雨。漫驚回凄悄,相看燭影,擁衾誰語?張緒歸何暮?半零落依依,斷橋鷗鷺。天涯倦旅,此時心事良苦。只愁重灑西州淚,問杜曲人家在否?恐翠袖正天寒,猶倚梅花那樹。
酬屈突陜。唐代。劉長卿。 落葉紛紛滿四鄰,蕭條環堵絕風塵。鄉看秋草歸無路,家對寒江病且貧。藜杖懶迎征騎客,菊花能醉去官人。憐君計畫誰知者,但見蓬蒿空沒身。
昭君辭。南北朝。沈約。 朝發披香殿,夕濟汾陰河。于茲懷九逝,自此斂雙蛾。沾妝如湛露,繞臆狀流波。日見奔沙起,稍覺轉蓬多。朔風犯肌骨,非直傷綺羅。銜涕試南望,關山郁嵯峨。始作陽春曲,終成苦寒歌。惟有三五夜,明月暫經過。
浣溪沙·傾國傾城恨有馀。唐代。薛昭蘊。 傾國傾城恨有馀,幾多紅淚泣姑蘇,倚風凝睇雪肌膚。吳主山河空落日,越王宮殿半平蕪,藕花菱蔓滿重湖。
點絳唇·小院新涼。清代。納蘭性德。 小院新涼,晚來頓覺羅衫薄。不成孤酌,形影空酬酢。蕭寺憐君,別緒應蕭索。西風惡,夕陽吹角,一陣槐花落。
南鄉子·搗衣。清代。納蘭性德。 鴛瓦已新霜,欲寄寒衣轉自傷。見說征夫容易瘦,端相。夢里回時仔細量。支枕怯空房,且拭清砧就月光。已是深秋兼獨夜,凄涼。月到西南更斷腸。